
游记散文
北街梦寻(一)
浙江东阳
徐 志 赓
北街梦寻
钱塘春来早,
太子花枝头,
苏堤燕语细,
绿柳系轻舟;
涌金吴山远,
清波望湖楼,
阮墩环琼碧,
湖心小瀛洲。
放鹤云亭外,
断桥烟雨流,
蜿蜒北山路,
物华馆舍稠;
楼宇排天外,
烟林史话休,
景在城中立,
人在画中游。
北山街东起宝俶、西至曙光,南傍里西湖、北靠宝石山、葛岭,树木丰茂,道路斜缓、蜿蜒,它是以秀美的西湖山水为载体,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灵魂,以洋气的近代建筑为骨架,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这里有浙赣铁路局的旧址,在那简朴的楼房里,运筹过中国人民抗击日寇,调集、运输物质和兵员的决定;首届西湖博览会宽敞的工业馆,寄托了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富民强国的凌云壮志;宽大梧桐树遮蔽下的秋水山庄,演绎过一个追求民主与自由的凄美故事;文秀的穗庐旁留下了一代文豪巴金老人的珍贵“手迹”;那青山绿树中的菩提精舍,静逸别墅、抱青别墅,散落着一座座西式建筑,有数十处已经成为杭州的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既是影视剧再现近代史话的拍摄基地,也是情侣们拍摄个性婚纱照的天然摄影棚,每日里都能瞥见那令人心醉的亲昵画面。
一条长仅千余米的北山街,依山临水,风光绮丽,完整地保留了近代中国西式建筑的原始风貌,并在这里演绎过许多历史人物的风雅韵事,时时萦绕着走在这道路上探古寻幽人的魂梦。

霜来葛岭斑斓色,枫叶嫣红落。楼台庭院巨石间 山路蜿蜒湖水湛幽蓝。几多豪俊三千客,一剑秋萧瑟。铮铮铁骨大歌吟,撇下伊人秋水梦中寻。
北街梦寻
一、钱塘春来早,太子花枝头,苏堤燕语细,绿柳系轻舟
北山街东起环城北路、西至灵隐路,南傍里西湖、北靠宝石山、葛岭,树木丰茂,道路斜缓、蜿蜒,它是以秀美的西湖山水为载体,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灵魂,以洋气的近代建筑为骨架,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一条长仅千余米的北山街,依山临水,风光绮丽,完整地保留了近代中国西式建筑的原始原貌,并在这里演绎过许多历史人物的风雅韵事,时时萦绕着走在这道路上探古寻幽人的魂梦。

1、浙赣铁路局的旧址:
从断桥沿着北山街向西行百米,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西子湖畔,有一座简朴的灰色三层小楼,现在是上海铁路局杭州党校,而上世纪的三十年代,这里原是浙赣铁路局的办公场所。浙赣线始建于1899年,延至1929年旧杭江铁路始建,1934年3月,浙、赣两省与铁道部联合相关银行设立浙赣铁路联合公司, 5月1日,浙赣铁路局成立,机关设在这里。我国著名铁路专家杜镇远出任局长兼总工程师,侯家源任副局长兼副总工程师,谢文龙任副局长。该路是我国早期重要的铁路干线,全长1008公里。
浙赣铁路在抗日战全面爆发后的1937年9月才全线贯通,但它却在全线通车至杭州沦陷的四个月内,共输运兵员320多万人次,战马2.8多万匹,军粮、枪械、弹药等20多万吨;还有几百万计的难民也通过铁路撤退至后方的,同年,淞沪会战结束后,杭州危在旦夕,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南侵,令部队于1937年12月23日下午1时,将钱塘江大桥及至湄池间线路炸毁,中断运输,抗战胜利后浙赣铁路得以修复,但它却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2、静逸别墅:
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仿西方洋楼样式所建,是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的私人别墅,“静逸”之名,取张静江和夫人朱逸民名字中各取一字,有含静逸远之意。
张静江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色彩,他与国民政府的孙中山、蒋介石先生都有着特殊的关系,孙先生称之为“革命圣人”, 而蒋先生则称之为革命“导师”。孙先生曾为静逸别墅亲题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集中概括了静江侠义浪漫的一生。

张静江,谱名增澄,字静江,又名人杰,号印光,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早年随大清驻法公使出任商务参赞一职并涉足商界,眼界得以开放,接受了西方的民主资产阶级思想。静江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交情甚厚,并在经济上给予同盟会大力支持。1925年中山先生与世长辞时,静江悲恸欲裂。4月2日,孙先生灵柩由北京中央公园移至西山碧云寺安放时,石龛内垂卧着的长联既是由静江所书:
功高华盛顿,德盖中华间,行易知难,并有名言传海内;
骨痊紫金山,灵栖碧云寺,地维天柱,永留浩气在人间。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静江曾主持国府建设委员会工作,1928年秋重任浙江省政府主席。他始终遵循孙先生“实业救国”的遗训,以极大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事业中。主政浙江时,致力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鼎力支持修建浙赣铁路,还仿效“巴拿马博览会”,于1929年在杭州举办了首届“西湖博览会”。

静江是蒋先生的盟兄,蒋先生的发迹是与静江在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四一二政变”后,致力于发展国计民生的静江和已经大权独揽,在中国实行独裁统治,背离民主革命路线的蒋介石矛盾日渐加深,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国家建立后如何发展的问题上。静江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按照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遗训,把被战争破坏的生产、生活重新恢复起来,通过和解的方式包容各民主党派和各种政治势力,使国家早日富强起来,摆脱鸦片战争以来的弱国被欺的被动局面,以期进入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之林。而蒋介石则奉行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心一意进行“剿共”,进而武力统一全国,以保自己的独裁统治。1930年,静江与蒋介石的亲信陈果夫、黄郛等人发生直接冲突后,被蒋免职,赋闲江湖。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静江先避居汉口,后经香港赴瑞士,再转美国,寓居于纽约。晚年的先生,转信释佛,佛名智杰、号“卧禅”;静江虽身逐渐淡出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但他却一直在吃斋念佛中冷眼看两岸的发展;1950年9月3日,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志士,惜乎病逝于美国的纽约。

二、 涌金吴山远,清波望湖楼,阮墩环琼碧,湖心小瀛洲
1929年在杭州举办了开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序幕的西湖博览会,展会从6月6日开幕,于是年10月10日闭幕,整个历时128天,当时参观的人数多达二千万,盛况空前,参观者不仅有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代表,还有海外商人、华侨团体,有美国华侨参观团、美国记者团、日本考察团、日本教育考察团、英国商务考察团、朝鲜考察团、支那考察团、万隆考察团等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其影响力轰动浙江、震动了全国而誉满中外。展览期间,还请中央航空署作飞行表演,邀请国内知名人士、专家讲演64场。期间还举行乒乓球、登高、男女自行车、象棋、围棋等体育比赛项事。

首次西博筹备时间长达五年之久。早在1924年,浙江省长张载杨、军事善后督办卢永祥在任时,就曾草拟了具体计划,选定筹备委员会,预算会议经费,拟发行公债,在每斤盐加五厘的课税为基金担保,经费预算是一百五十万元,但是因为“时局不靖,社会怀疑,恐为军阀藉端醵资,阴备军实之作用”,没有能付与实现。
北伐成功后全国几大派系和解,时国民政府又把举办西博览会的想法提到议程上来。1928年秋,由省建设厅起草的提案,时张静江曾主持国府建设委员会工作,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致力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全力支持在杭州举办首届“西湖博览会”。

提案经省政府委员会会议研究通过,在建设厅设立了办事机构,由建设厅长程振钧任筹备委员会主任,下设总务、工程、财务、场务、交际、宣传、各馆所筹备、驻沪办事、驻京通讯等处,同时设立征集西湖国际博览会出口委员会,广泛征集展品。各处确定了负责人,开展工作,参加筹备人员先后达数千人,同年10月27日召开了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并安排工作付与实施。

举办杭州西湖博览会目的在于:
一是“争促物产之改良,谋实业之发达”。经过百年的战争,西方列强把中国当做商品的倾销地,大肆掠夺原料资源,是民族资产阶级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国家如大病初愈,急需恢复自己的经济体系。
二是“为国货正名,扩大国产品的知名度”。自1798年法国召开了国际上博览会后,各项展会络绎不绝。我国的商品缺少展示推介的机会,即便得以参加也倍受排挤或剽窃。所以要通过博览会的形式开名省之先河,为国产品正名,扩大国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
三是“起用国货,救济工商”。由于国内连年战争,工厂遭到破坏而停产、商户相继倒闭市场萧条,通过举办博览会可以把产品介绍给国内外客商,让国人以观摩,开阔国人的视野,改进工农业产品结构,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复苏。

四是“对浙经济裨益尤多,收效必宏”。浙江盛产桑丝、茶叶、果品、稻米,但宣传意识不强使得产品不能远销。利用西湖得天独厚的条件,借“六桥之风月,三竺之烟萝”使游兴业恢复带动交通、餐饮业勃发。
五是庆祝北伐取得的胜利,告慰总理在天之灵。
一、 设置:
首次西湖国际博览会是浙江省及至全国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综合的大会。据详实的史料记载:“西湖博览会的会址主要设在环绕在里西湖的平湖秋月、中山公园至西泠桥和岳庙、北山街一带,共计设有八馆、二所。
八馆:
(一)、民主革命纪念馆
当时在白堤的锦带桥西树立了牌楼,并于平湖秋月厅前建革命纪念塔,厅内设革命书籍的阅览室、售书室;在唐庄设中山先生纪念厅,陈列室六个,陈列着先总理的纪念物外,还陈列民主革命先烈们的遗像、遗物、遗墨、摄影作品、图表、证件等物品,计有两千余件。

(二)、中国物矿博物馆
是以王电轮庄为矿产部,徐公祠为猺山部,林社为动物部,巢居阁及林典祠为昆虫部,西北新建房舍为植物部,水产部与昆虫部之间为动物部。
把放鹤亭为博物馆的休息室。馆展物品曾到天目山一带采集植物标本,并向本省及外省致函征集,还派员到各省及南洋等处收集,博物馆陈列的范围很广,共陈列展品五千件。
(第一部分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