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赎
文/韩宗朋
诵/丁 杰
在作协群里阅读了高春阳老师的作品《人生几何》,看见陆老师的匠人精神与梁宇的圆心理论,就像他们手下画的圆,共同完成了教育的闭环,陆老师以岁月为尺丈量恒心,梁宇以顿悟为舟抵达本质,恰似那句“传灯者亦被灯照”的因果循环。回想起自己,大学毕业已有十年,从来没有后悔选择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只是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绪总会飘回那个刚出茅庐的年纪,回忆起实习时候的点点滴滴.....

暮春的消毒水气味在走廊里流淌,像一条泛着寒光的河。我推开重症监护室的门,生命体征监测仪的曲线在蓝屏上起伏跌宕,仿佛命运之神随手抛掷的银线。近十年的临床岁月里,见过太多这样的时刻:心电图的波纹忽而跃成高山,忽而陷作深谷,最终都归于永恒的直线。生死二字,在白色穹顶下反复淬炼,竟沉淀出月光般的通透。
晨光初绽时,总能在肿瘤科窗前望见执笔作画的老人。癌细胞早已蛀空他的骨骼,握着彩铅的手却稳如松柏。他画春日枝头新发的嫩芽,画秋日零落成泥的枯叶,画笔扫过宣纸的沙沙声里,藏着生命最优雅的退场仪式。巡房时见他伏案而眠,画稿上未完成的蝴蝶正欲振翅,监测仪的红灯却骤然亮起。抢救时分明看见他眼角含笑,仿佛终于挣脱茧壳的蝶,在晨曦里完成了最后一次蜕变。

值夜班时最爱观察急诊大厅的百态。醉汉抱着垃圾桶呕吐,少年攥着染血的球衣蜷缩在角落,待产的孕妇扶着墙蹒跚如企鹅。玻璃门外忽有救护车呼啸而至,担架上蒙着白布的人形轮廓被推进太平间,暗红的血渍在月色里开出凄艳的花。生死在这里交替得太过迅疾,像盛夏暴雨中的荷塘,前一刻还亭亭玉立的粉荷,转瞬便零落成满池碎玉。
记得初入神经内科时,总被那些插满管道的躯体震慑。呼吸机规律地吞吐着人造的生机,营养液沿着透明管道注入枯萎的血管。给植物人翻身时,发现家属给他的那张泛黄的全家福被压在枕下,相片边缘被摩挲得起了毛边。家属说这是他车祸前最后拍摄的照片,相纸上的笑容永远定格在三十五岁的春天。当生命沦为仪器上的数字,或许我们该学会辨认另一种存在——那些在记忆里永不褪色的晨昏,远比心电监护仪的数字更接近永恒。
手术室的穹顶亮如白昼时,常想起解剖课上初见大体老师的震撼。福尔马林浸泡的躯体像被封存的琥珀,同学们围着这具失去温度的身体,触摸着曾经奔腾过热血与理想的血管网络。如今自己执刀划开患者皮肤时,总错觉有无数先辈的魂灵在无影灯下游走。他们教我辨认脏器间精妙的沟回,更教会我敬畏那道横亘在医者指尖的生死线——既要拼尽全力从死神手中抢夺分秒,也需懂得适时松开攥得过紧的执念。
最难忘怀那位主动放弃治疗的肝癌患者。他总在午后靠在窗台吹口琴,曲调里带着北国草原的苍茫。当自己多器官衰竭,濒临死亡,他拒绝气管插管,只求我们拉开窗帘。月光漫过他凹陷的面颊时,那支《鸿雁》突然具象化:我看见鸿羽掠过ICU的玻璃窗,看见他眼中有星子坠落银河,看见生命最后的尊严化作琴声里的长风,卷走所有不甘与恐惧。
病理科的同学也常给我看显微镜下的世界。癌变的细胞如妖冶的曼陀罗肆意绽放,免疫细胞则似披坚执锐的武士前赴后继。这些微观世界的生死搏杀,在载玻片上演绎着比史诗更壮阔的战争。某次他指着某处新生肉芽组织笑道:“你看这愈合的创口,像不像凤凰涅槃时的火焰?”原来医者毕生所求,不过是为每个生命争取化茧成蝶的契机,哪怕最终等来的是庄周梦醒时的晨露。
还记得那时,清明时节总要和同学去墓园祭拜去世的爷爷。那一排排花岗岩碑林间穿梭的风裹挟着往事的碎片,有急救失败的遗憾、有绝处逢生的狂喜、也有临终关怀时的泪光,都在松柏的阴影里渐次浮现。我最常驻足在某方无名碑前,上面刻着“这里长眠着未能诞生的万千可能”。当紫藤花攀上碑角时,忽然读懂医生职业的宿命——我们既是接引新生的摆渡人,也是为往生者点亮归途的持灯者,在永恒的轮回里,每个瞬间都该有月光般的慈悲。
值完大夜走出住院部,恰见玉兰树上跌落的花瓣打着旋儿飘向晨雾。这场景让我想起《西藏生死书》里的箴言:生者如枝头花,死者似镜中影。ICU的玻璃窗映出朝霞时,突然顿悟所谓看淡生死,不过是学会欣赏生命每个阶段的美感——既要为含苞的骨朵遮挡风雨,也该懂得欣赏落英化泥的从容。毕竟,没有秋叶扑向大地的决绝,何来春草破土的奇迹?

有的人害怕生死,有的人恐惧生死,而作为一名医生,我只有选择看淡生死,完成自我的救赎。我的老师曾经告诉过我,学医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你会遇见患者家属的不理解,会遇见自己解决不了的棘手的问题,难得的是你能再经历种种挫折后,依然能够从容面对现实,不忘初心,就像《人生几何》里的陆老师一样,传灯者亦被灯照。
韩宗朋,男,30岁,外科医生。本科毕业于延边大学临床医学系,师从敦化著名外科专家崔长山教授。临床经验十余年,现任翰章乡卫生院外科、全科医生,工会主席。2023年参加吉林省红箭救援队,2024年加入敦化无孤志愿者协会,敦化市作家协会。

丁杰,中学高级教师退休。普通话等级测试水平一级乙等。长春市朗诵协会会员,延边诗词协会副秘书长,敦化市作家协会诵读委员会主任,多家微平台主播。喜欢朗读艺术,擅长情景朗诵编导,音视频后期制作。从师于浙江传媒大学刘兴宇老师等。喜欢通过对诗歌和美文的诵读来传递真情,播撒美好,以丰富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