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
文/朱春水
风和日丽,芳菲十里。
倒春寒去百花喜。
青青嫩草冒新绿,
鸟雀叽喳荡柳枝。
清明前夕,心生哀思 。
祖母音容跃脑际。
梦里常常绕膝欢,
往事仅能凭追忆。
—— 2025年04月01日随笔
《清明前夕》赏析:
这首诗以传统节日为背景,通过时空交织的笔法,展现了生者与逝者之间跨越生死的情感对话。诗中"风和日丽,芳菲十里"的明媚春光与"心生哀思"的沉重情绪形成强烈反差,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将清明时节特有的物候特征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
在结构上,诗人采用双段式布局:前四句铺陈自然意象,后四句转向内心独白。"青青嫩草""鸟雀叽喳"等鲜活意象构成生命轮回的隐喻,与"梦里绕膝欢"的温馨回忆形成时空对照。末句"往事仅能凭追忆"的叹息,既点明了清明节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涵,又暗含着对生命消逝的无奈与释然。
语言上,诗人注重音律和谐,"喜""枝""际""忆"等韵脚的选择,使诗歌在朗诵时产生回环往复的韵律感。而"冒新绿""荡柳枝"等动词的精准运用,让静态的画面瞬间充满动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整首诗在明快与沉郁的张力中,完成了对生命哲思的诗意表达,展现了传统节日在当代语境下的情感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