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儿埠与黑虎山 (民间故事)
作者 王敏庭 (山东)
在南墅镇北泊村南,有一座不很高的土山,顺势南下的山块,时平时陡缓缓地伸延到北墅水库的碧波之中。 山上有块突起的丘石,颇似一对伫立远眺的夫妻。人们叫这座土山为望儿埠,称丘石为望儿石。
多少年来,就是这望儿埠和望儿石,演绎着一个美丽而凄婉的传说。
相传明朝开国之初,胶东地区因自然灾害和兵匪战乱,沦为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
朝廷在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专设了移民机构。将内地的大批移民发往胶东的登、莱二州。
有山西来的赵氏一族,行至昌阳县西北百里左右的小沽河畔, 见这里虽然杳无人迹,却是土肥水美。
他们在一处傍临沼泽的山坡上住了下来,大家垒土为墙,结寨而居,垦荒造田,勤劳耕作。
一个年头过来了,拓荒者们用辛勤劳动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的硕果。 在赵氏移民新建村庄附近,有一座连绵的高山,山中隐藏着一只恶虎。
移民烧荒造田的烟火,耕耘收获的喧闹,搅扰了恶虎的美梦。这老虎想,什么人如此大胆,竟敢在我这虎屁股下开荒种田,怕是活得不耐烦了吧。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造田耕种的季节。烧荒的烈火熊熊燃烧,直烧到恶虎隐居的山前。
恼怒的老虎,从洞中窜了出来,一声呼啸冲到了山下。
正在烧荒的人们,见猛虎从山上扑来,纷纷擎起手中的锨、镢、棍棒与恶虎怒目相向。
这恶虎已在山中修炼多年,颇有一点灵气。见烧荒者人多势众,且有武器在手。便想,我老虎也不吃眼前亏,吃柿子咱要拣软的捏。想到这里它便扭头向村庄窜去。
众人见老虎奔向村庄,也急忙呐喊着追了上去。 在这赵氏移民中,有一三口之家,丈夫赵龙、妻子王氏和一个五岁的儿子庆娃。
这天,赵龙和大家一起在山中烧荒造田,妻子王氏正在家里准备午饭。儿子庆娃一个人在村边玩耍,今天也合该出事。
山中恶虎一进村庄,就看见了庆娃,它纵身一跃,窜到他跟前,张口叼上庆娃就跑。
追上来的人群,见状便大声呼喊,了不得啦,老虎把孩子叼走了!虽然人们紧追不舍,却怎么也追不上这四蹄生风的恶虎。
庆娃被恶虎叼走了。赵龙夫妻思儿心切,便天天到山坡上,向着恶虎逃走的方向张望。
日以继夜,年复一年,夫妻二人便化作一块丘石,永久伫立在那里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望断秋水儿不见。后来人们就把那座山称为望儿埠,那块石头便叫望儿石。
民间有“怨气冲天”之说。赵龙夫妻望儿成石后,思儿的怨忿直冲天庭。
天庭的值日功曹,将此事禀报了玉帝,并一起禀告了恶虎多次伤害人畜的逆行。 玉帝听后大怒,下旨令正在东海遨游的吕洞宾,前往擒拿恶虎,为民除害。
吕洞宾仙长领玉帝法旨,去把恶虎擒住,一道灵符将其镇压在一座山的山腰上。久而久之,恶虎便化成了一块虎状的黑石。这座山就是位于南墅镇山后村村南的黑虎山。
如果侧着看黑虎山腰那块黑色的丘石,嘿,还真像只大老虎呢。
【作者简介】王敏庭,1954年出生,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西关张家人。中共党员。先后任小学教师、乡文化站长兼大青山森林公园负责人。2001年7月任水集街道办事处史志办公室主任。曾荣获莱西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文物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文化厅“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