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市育英学校,位于原平市崞阳镇(1958年前县治之地),是一所主要服务于农村家庭的民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2000年建校以来,育英学校已拥有二十五年的办学历史。然而,由于区位、经济、资源、文化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尽管其办学规模在全市民办学校中名列前茅,但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在低水平、低层次徘徊。
孟国泰教授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理论自提出以来,在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2021年8月,育英学校引入并启动了“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至今已走过三年半的历程。整个实验项目经历了达标入门、能力提升和课堂建设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项目培训和达标入门阶段(2021.8—2022.8)
在这一阶段,育英学校经历了自主培训、示范指导、三标入门和达标建设的过程。参与者逐渐形成了对“三标课堂”理论的认知,学校管理、教研体系、学习方法、课堂理论体系和实操方法初步成型,以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2022年中考,育英学校取得了全市裸分600分以上第二名和第六名的优异成绩;五年级质检考试中,有6名同学进入全市前10名;在2024年山西省组织的地理、生物等学科初二新中考中,满分119分,有7人的总成绩在110分以上,优秀率达45%。这些优异的成绩为“三标课堂”实验项目作了最好的注解,也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3年8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学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正式启动,育英学校开始了建设高质量学校教育体系和深化“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及“三标课堂”第二阶段的探索与实践。
二、第二阶段:能力建设阶段——教师业务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四个一”工程(2023.8-2024.8)
第二阶段的研究与实践目标在于深化“四个一工程”与“三标课堂”的融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实践与创新从个体出发、学为中心的互动、探究式目标教学方法。
(一)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四个一”工程
- 每天一节公开课:展示“三标课堂”的教学实践,推动先进教学方法的创新融合与实践应用。
- 每周一次教研组集体教研活动:分享经验、探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每月一次集体理论学习:以新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及“三标课堂”教学理论为重点,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 每学期一次教学教研考核评比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二)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四个一”工程
每位学生一个“对子”、每节课一段《自主歌》、每周一篇“我的五点四题”、每月一次“高快演讲”。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建构“学为中心”的教学生态,推动学校高质量教学体系建设。
(三)第三阶段:从个体出发、学为中心的高质量课堂教学体系建设——三标课堂教学流程体系建构(2024.8-)
“三标课堂”(育英2.0)教学流程体系由“理论方法体系”、“学习目标体系”、“学习操作体系”、“目标反馈体系”和“知识转化体系”五部分构成。该体系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理论为基本框架,通过潜能认知理论、知识建构理论的植入,以及康奈尔笔记法、费曼学习法等高效学习工具与“五点四题”“高快演讲”的整合运用,为整个体系的运行提供理论指引和方法支持。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与实践,育英学校正逐步构建起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体发展、追求高质量教育的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
宋建龙,孟子教育研究院首席顾问,山西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实验学校总顾问,原平市育英学校校长,原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