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牵涉到社会结构、经济环境以及制度本质的探讨。在一个起点相对公平、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环境中,个人的努力通常能换来相应的回报。这样的环境讲求规则与契约精神,尊重个体的价值,让每个人都有通过努力实现自身提升的机会。这种社会制度鼓励竞争,也给予人们希望,只要愿意奋斗,就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然而,并非所有环境都是如此。在一个以人情世故为主导、强迫集体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没有关系和资源的普通人,即使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这里的“规矩”往往由权力者随意制定,是规矩而不是规则,规矩而非基于公平的市场逻辑,而是主人强强给人们的。换句话来说,这样的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而非“契约社会”。努力的结果往往取决于你认识谁,而不是你拥有什么能力。
对于没有权力和不懂所谓人情事故(跪舔)的普通人,在相对起点公平发展市场经济的环境才能拥有人应有的尊严和权利,往往这样的环境之下努力就有收获,真正的好人也会有好报。而在一个所谓的人情社会和拳力集中的环境普通人基本没有阶层跨越的机会,除了主人万人之上,其它所有人都是它的奴隶和工具,人人都想自己成为人上人,人人都在跪舔的有权的人能给自己一个舔的机会,所以为什么我们几千年以来从来不说经商发财的,而是说“升官就能发财”,为什么升官能发财呢?因为在一个人治的环境下拳力是最大,有权就能垄断资源为所欲为,所以为什么有永远抓不完的老虎和苍蝇呢,因为在他管辖的地区他就是主人,他有无限的拳力,他可以操控所谓规矩,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对于普通人而言,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了自己的努力价值。在一个法治健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社会,普通人有机会凭借才华和努力获得相应的回报。而在一个人情至上、拳力高度集中的社会,普通人的命运往往取决于他们是否能进入某个特定的关系网。这样的社会结构导致阶层固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再基于价值交换,而是基于拳力博弈,所以大家想要进入某个局,没有好爹根本没资格,能理解为什么那些长辈在局里的后辈也在局里“子承父业”了吗?
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的每次社会动荡,往往源自于财富和拳力的极端集中。当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普通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时,社会就会陷入停滞,甚至走向崩溃。特别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拳力进一步集中,财富的分配变得更加不均衡,普通人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这样的趋势无疑让人感到悲观。
更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真正努力上进的人反而过得更加艰难,而那些投机取巧、擅长溜须拍马的人却能够轻松获得成功。原本“努力就能成功”的信念,变成了一种自我欺骗的幻想。很多人开始意识到,无论自己如何奋斗,都无法改变自身的处境。反而是那些不愿意努力、甘于躺平的人,在这个畸形的环境下活得更加轻松。这种现象反映出一个现实,当社会已经不再奖励真正的奋斗者时,努力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该如何选择?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努力无用,那就索性随波逐流。但真正聪明的人会明白,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努力本身,而是在于努力的方向。如果在当前环境下,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获得回报,那么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换一个环境。就像一棵树,如果生长的土壤贫瘠、缺乏阳光和水分,那它不应该继续在原地挣扎,而是应该寻找更适合生长的地方。同样,作为个体,我们也应该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而不是固守在一个注定无法给予我们公平回报的地方。
努力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还取决于环境是否值得努力。在一个规则透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努力才有意义。而在一个拳力至上、他说变就变,资源垄断的环境下,努力只会让自己成为被剥削的对象。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判断自己的努力是否能够换来真正的成长和回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应该及时调整方向,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舞台。
归根结底,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位置。与其在不公平的环境中挣扎,不如主动跳出这样的陷阱,去寻找一个能够真正兑现“努力换来回报”承诺的地方。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我们的奋斗才会真正有意义,我们的人生才不会被白白浪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