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工业遗址的肌理上生长出教育新绿,于佛光周礼的土壤里培植现代文明,拍岸先生的《飞凤西南 凤凰涅槃》以极具张力的观察笔触,呈现了扶风伟思特学校独特的育人图景。
文章以三重"震撼"为眼——书声与山色共鸣的晨昏、数百人静默用餐的自律、稚子拭桌如仪的责任,将一所普通县域学校的日常打磨成教育美学的棱镜。作者敏锐捕捉到"竹影掩卷声"与"餐盘无余粒"的细节张力,让飞凤山下这场静默的教育实验,成为对抗浮躁时代的温柔力量。这不仅是民办教育的突围样本,更暗含对教育本质的叩问:当工业文明的钢铁骨架邂逅农耕文明的礼乐基因,或许正是重塑人格养成的密钥。
这种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教育实践,既让家长欣慰,也为当下教育提供了一种值得深思的样本:真正的教育,或许就藏在一餐一饭、一言一行的无声浸润之中。拍岸先生的纪实,恰似一扇窥见教育初心的窗,值得每一位教育者临窗深思。(376字)
飞凤西南 凤凰涅槃
一一扶风伟思特学校写实之一
作者:拍岸/陕西扶风
2018年11月6日
在佛教圣地、周礼之乡的陕西省扶风县,不光有驰名天下的法门寺,还有一座风景秀丽的飞凤山。就在飞凤山的西南,在曾经是全国闻名容纳近四千名学生的胜利机械厂技校的遗址上,耸立着扶风伟思特学校。
一走进这个学校大门,你会看到奇异的风景和令人震撼的场面:在密不透风的翠竹和高入云天的法梧桐、青松、合抱粗的樱花树的掩映下,一队队小学生、初中生站着整齐的队伍,在领读员的带领下,用宏亮的声音读英语、背古诗,他们就站在漂亮的饭厅礼堂前,利用饭前饭后的几分钟,每天每顿饭前后都这样读书。经常有来校看望学生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站在一旁,肃然静立、微笑注目。
走进饭厅礼堂,三四百人的用餐场面,井然有序,竟然雅雀无声。只看到生活老师推着餐车穿梭在走廊里,色香味诱人的白米饭炒菜面条摆放在学生的面前。不到三十分钟,用餐就结束了。更令震撼的场面出现了,我在高中饭厅看到过的那种一片狼藉的剩菜剩饭场面根本没有,我真想念一句阿弥陀佛,善莫大焉。他们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啊,他们吃完饭走时,每个人把自己的餐桌擦的干干净净。然后在饭厅前的广场站队读书,等同学们洗碗到齐后,站着队,在老师带领下,向教室走去。望着他们的背影,家长们满意的笑着,高兴地给门卫老师竖着大拇指说,给孩子选择这个学校,我们放心了。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只要你在学校待一天,不,哪怕是课间一个小时,就都会看到一个中等个子,肤色稍黑,神采弈弈,目光如炬的男老师,前倾身子,给孩子说话,学生们很敬畏他,又很愿意接近他。他随时随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正确的英语发音。他不在学校时,学生们还盼望他来。
他就是闻名遐迩的宝鸡开智英语学校校长。他高中毕业高考时是宝鸡市英语状元,他的开智英语学校中小学生拿四级英语证书很平常,拿六级证书也不少。他身上有超强的感染力和无穷的魅力,他也似乎有无限的精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他就是这个私立学校的董事长赵颖川先生。
当我看了扶风伟思特学校的《十年发展规化》后,我用"高大上"三个字表达我的感受。我马上联想到丁祖诒和余敏洪先生。我说,我知道你总是精力旺盛的原因了。我还想到了《三个瓦工的故事》,他,赵颖川先生不就是那第三个瓦工吗?他不正是要"建一座城市"或"盖一座教堂"吗?
我来这个学校工作时间不长,但我被伟思特学校秀丽如画的风景迷住了,被伟思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独特的育人风范陶醉了,被伟思特人,从校长班主任到每个老师的爱心、责任心、事业心感染了。
看着学生来校后的巨大变化和不断进步一一学生养成的节药粮食、节约水电、节约每张纸的节约意识,见面问好、互致敬意、守时守纪、尊老爱幼的文明意识,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大胆交流的学习意识,热爱劳动、参与管理、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学生在高效生态课堂生动活泼的学习,学生小记者、广播员、学生会、团支部、少先队员以主人的姿态参与管理,学生课外趣味运动会、英语背诵、诗文朗诵的非凡表现,我和家长一样,对这个学校的未来寄于无限的厚望一一为明天准备民族素质。
即使我离开这个学校后,我还将关注这个学校的发展和他的美好未来!飞凤西南,凤凰涅槃!让我共同期待扶风伟思特学校的腾飞吧! (1342字)
共1718字 2025年3月30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