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高一年级语文文化节活动——《红楼梦》阅读分享会在大礼堂举行。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王惠、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阅读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刘睿受邀与5名学生代表进行阅读分享,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马媛副校长主持活动,高一年级500余名师生满怀激动参与了这场阅读分享交流活动。
活动以《葬花吟》朗诵开场。伴随着花瓣飘落的视频画面,学生们配合着音乐进行朗诵,将观众带入到《红楼梦》的情境中。
主持人抽选了部分从现场产生的疑问向专家提问。如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阅读《红楼梦》、教材为何要选入《红楼梦》、《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会以怎样的形式考查、我们应怎么开展“逆天改命之《红楼梦》”的戏剧改编等。专家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了切中肯綮的分析,同时给出了名著阅读指导建议、应试方略和创编建议,现场师生频频点头,获益良多。尤其是王惠老师对《红楼梦》显性考查和隐性考查的阐述,对高考真题如何关联《乡土中国》和《红楼梦》的分析,对《红楼梦》作为“乡土中国”贵族样本的解读,鞭辟入里,令师生们耳目一新,
本次活动以专家进校园的形式,在交流互动中,不仅增进了师生对《红楼梦》的理解,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拓展了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更推动了三思五步读写融合教学法与一线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自主提问环节,现场的一位同学就曹雪芹超越时代局限的女性主义思想向专家老师进行提问。专家老师肯定其思考价值,并指明了我们阅读《红楼梦》的意义——基于内容,对思想主旨有更深层的探索,获得对文本更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借助文本这一学科认知情境进入作者的个人体验情境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境,这就是作为阅读成果的“知人论世”,而我们阅读者也在与自己的个人体验情境和当下的社会生活情境的关联和对照中,培养了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与反思社会的文化能力。
最后,王惠老师说,经典是永远向未来开放的文本,“发扬过去,检视现在,绘画未来”是她在教学《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时采用的主题,对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来说,同样适用。
本次活动以专家进校园的形式,在交流互动中,不仅增进了师生对《红楼梦》的理解,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拓展了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更推动了三思五步读写融合教学法与一线教学的深度融合。
撰稿:彭颖妍
审稿:马媛
编辑:王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