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萧吾非吾的作品
☘️《在这座森林里》
在这座森林里
一个猎人
把猎物的一半
毫不含糊地分给我
随后 便转身离去
在他的身后
我一动不动地站着
至少有半个小时
这儿的太阳
在天上
照着整座森林
有一部分阳光
从叶片间
移动着照耀
这儿的空气中
有各种鸟的鸣叫
有树 松鼠和人的气息
在这长满绿树的世界上
活着 并走动
容易叫人
停下许多大大小小的念头
只是在后面和前面之间
我无法
以一棵树的形式
停下来
❊ ❊ ❊ ❊ ❊ ❊
🌹【吉特赏析】
《在这座森林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猎人与“我”的互动,以及对森林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人与自然间的微妙关系。阳光、鸟鸣、树木与气息的融合,营造出一种平和而生动的氛围。结尾处,诗人流露了对停驻于自然之中的渴望,却以“无法以一棵树的形式停下来”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引人深思。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街上的人们》
街上的人们
继续活着
街上的方向
纵横交错
而我的每一天
也全神贯注地
和许多陌生人
擦肩而过
❊ ❊ ❊ ❊ ❊ ❊
🌹【吉特赏析】
《街上的人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都市生活的日常景象。诗作通过“街上的人们/继续活着”这一质朴的叙述,传达出生活的平淡与坚韧。街道的纵横交错,象征着人生的复杂多样,而“我的每一天/也全神贯注地/和许多陌生人/擦肩而过”,则细腻表现了现代都市人虽然身处人海,却往往孤独、疏离的生活状态。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没事的时候》
没事的时候
随便站在
路旁的树下
说不定
会走来一个
相识或不相识的人
(偶然的相遇
有时足以拐弯
一个人的命运)
没事的时候
仍然站在那儿
说不定
我所等待的人
正和我
具有同样的势态和心情
❊ ❊ ❊ ❊ ❊ ❊
🌹【吉特赏析】
《没事的时候》描绘了一种闲适中的期待。诗人通过站在路旁树下的情景,传达了一种随性与期待交织的心境。偶然的相遇被赋予重要意义,暗示命运可能因一次不经意的邂逅而改变,增添了哲理意味。后半部分继续这种等待的场景,提出等待者可能与诗人有着相似的态势与心情,深化了共鸣感。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这只是想想》
天色已晚
仍然卑微在俗世
所有流行的累
已让我学会
饿了就吃 困了就睡
并在平和均匀的鼾声里
学会忘却和放弃
当然,也可以考虑
从大师的角度
用苍茫之类的大词
来改变暮色 或者
整个世界的质量
当然,这只是想想
❊ ❊ ❊ ❊ ❊ ❊
🌹【吉特赏析】
《这只是想想》以夜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俗世生活的深刻体悟与淡然态度。通过“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出以大师视角改变世界的遐想,却又以“这只是想想”作结,透露出无奈与自嘲,增添了文本的层次感。寓意深远,让人在平淡中感受到生活的哲理。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五十三年春》
五十三年春
气侯宜人 风调雨顺
有年轻哥们
把持足额的春天
手握超值的命运
看来 我得在
真实的贫病中
虚构一片豪情
在虚构之上
壁立千仞
❊ ❊ ❊ ❊ ❊ ❊
🌹【吉特赏析】
《五十三年春》勾勒出一幅春天的图景,初始描绘气候宜人、风调雨顺的美好,随后笔锋一转,通过“年轻哥们”把握春天与命运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自陈在现实的贫病中寻求心灵释放,选择虚构豪情,这种虚实结合展现了深刻的内心世界。结尾“壁立千仞”以夸张手法强调虚构世界的高远与坚韧,留给读者无限遐想。语言凝练有力,虽短却富有张力。
🔸🔸🔸🔸🔸🔸🔸🔸🔸
🔸🔸🔸🔸🔸🔸🔸🔸🔸
萧吾非吾的作品
☘️《逢年过节》
逢年过节
人民其乐融融
福字倒挂财门
逢年过节
我会想起一个人
想起一个人
就会写一封短信
当然 一封短信
也可解读为
通常的问候和关心
❊ ❊ ❊ ❊ ❊ ❊
🌹【吉特赏析】
《逢年过节》勾勒了节日的温馨氛围与个人的深情思念。诗句通过“福字倒挂财门”生动展现了节日习俗,传递出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转而以个人的情感为线,将节日庆典与对特定人的怀念相结合,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层次。用“一封短信”作为思念的载体,质朴中见真挚,既是对传统沟通方式的怀念,也是对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关心的直接表达。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