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交流的内容是《湖南旅游诗歌的张家界现象》。首先,我给湖南打两个诗歌广告:
第一个广告是:“西湖的碧波漓江的水,比不上韶山冲的清泉美。”说明湖南韶山冲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地理人文之美是其它地方无法媲美的。这不是我吹牛,这是大诗人贺敬之《回韶山》的诗句。
第二个广告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张家界山水甲阳朔”。这就将话题拉到我们现在身处的张家界来了。这个广告是不是吹牛呢?这后面一句是我加的,如果说是吹牛还真不是,我叫罗鹿鸣,梅花鹿的鹿,顶多算是吹“鹿”了。
这两个广告说明这就是湖南的旅游诗歌,是诗人用诗歌的形式对湖南自然人文的客观与主观观照。
湖南地大物博,山川形胜,文化深厚,也是盛产诗歌的地方。湖南风景名胜以“一二三四五六”为代表:一个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二个中华民族始祖的墓葬地——炎帝陵、舜帝陵;中国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中国五大名岳之一的南岳;中国六大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之一的张家界。这些名胜自古至今,都是来湖南旅行、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也是文人墨客歌咏最多的地方,写给这些地方的诗歌作品是名副其实的汗牛充栋。而最近几年,张家界更是成为全国诗人们关注的热土,更是形成了湖南乃至中国“旅游诗歌的张家界现象”。
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旅游诗歌。其实,旅游诗歌是旅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最有影响的部分。我们要弄清旅游诗歌的内涵,首先得弄明白旅游的概念。旅游与旅行两个概念大同小异,据360百科定义:"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对此,西方甚至有些量化的指标:离开常住地一天以上,距离50公里以上才算旅行或旅游。
我的理解,旅游诗歌是作者对旅游过程中、或事后对所见所闻所感的诗意描绘与情感抒发,是一种特定的客观对象在作者主观中的反映。旅游诗歌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甚至是诗歌创作、流传最多的种类。《诗经》中有不少旅游诗歌名篇,而楚辞更是不胜枚举。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陶渊明,他们都在旅游诗歌上开疆拓土,功勋至伟。屈原流放之后相当大一部分作品都可以列为旅游诗歌之列,初唐盛唐时期,旅游诗歌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旅游诗歌的兴起与繁荣,可从两个维度来考察:一是自古文人就有旅行、旅游的传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万行诗成为诗人们的生活、创作的日常方式。他们或是遭贬谪流放而被动旅行,如屈原、苏东坡之被贬;或是为谋取功名而主动旅行,如李白、杜甫到长安寻找发达机遇;或是为自得其乐而旅游,如郦道元、徐霞客沉醉于山水自然之中。二是历史上凡是有大文豪、大诗人去过、留下诗文的地方都成为了名胜古迹。东晋名士陶渊明作文《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小国寡民、安居乐业、怡然自得的理想世界,引得全国几十个地方争夺“桃花源”的名头;武汉黄鹤楼因唐朝诗人崔颢诗作《黄鹤楼》而名传天下,李白到此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里至今还有李白的“搁笔亭”记述这段文坛佳话;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也成为扬州的文化名片;滕王阁、醉翁亭、岳阳楼因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成为著名的人文胜迹。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顶峰,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创造了物质条件,也为诗人旅行、旅游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唐朝的旅游诗歌也成为中国文化瑰丽的篇章。唐朝诗人人人旅游,人人都写旅游诗,有研究者依照诗人旅游距离远近及旅游动机差别,将唐朝旅游诗歌分为仕宦游、观光游、休闲游三大类别,但更多的是兼而有之。李白行游天下,所到之处,常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歌力作,他一生写诗无数,现全部收集达1010首,其旅游诗歌是他诗歌数量多、成就高的一大类,如《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朝发白帝城》《蜀道难》《独坐敬亭山》《赠汪伦》《秋浦歌》就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张继的《枫桥夜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王维的《使至塞上》、《送元二使西安》、王之焕的《凉州词》,北宋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南宋诗人陆游的《沈园》都是旅游诗歌的杰出作品,许多诗句成为奇瑰壮丽的绘景,或成为警世慰人的格言。
旅游诗歌的艺术特点突出:绘景抒情,情景互生;状景于眼前,言近而旨远;表达人生苦乐,寓意沉浮槐桑。在写作内容的呈现上,主要是歌颂体、怨愤体、批判体三种,歌颂体占主导地位,对目之所及的自然景观、人文胜迹,给予赞颂,充满乐观主义、浪漫主义情怀。屈原是怨愤诗作的代表,他不仅仅是个人报国无门的怨恼,更是哀民生之多艰,像李白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也不时有怨愤之作,表达自己内心的压抑、苦恼、失意。批判体也时有所见,最著名的是苦吟诗人杜甫,他的《三吏》《三别》便是批判现实的代表之作,作品揭露了唐朝经“安史之乱”后黎民百姓之苦,寄寓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他晚年漂泊在湖南,最后客死他乡,在湖南写有130多首诗,占他全部诗作1500多首的十一分之一,长沙市建有杜甫江阁、刻有他的59首作品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中的大多数都到过湖南,屈原、陶渊明、杜甫、柳宗元、辛弃疾等无数诗人,都在三湘四水留下了精彩华章。屈原写常德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李白写洞庭的“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范仲淹写衡阳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陆游写永州的“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秦观写郴州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孟浩然写岳阳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刘禹锡写常德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魏允贞写岳阳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等等至今还脍炙人口。上面列举的都是外地人写湖南的旅游诗歌,湖南人写外地的旅游诗歌也不少,最著名的是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诗是他在陕北的清涧县马背上创作的,一诗而雄霸天下。他们的诗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湖南人,直到新诗百年,薪火相传,浩浩荡荡。其中,旅游诗歌成为湖南新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我接触的湖南诗人中,所有人无一例外地都涉及旅游诗歌的创作,写湖南的旅游诗歌有许多作品令我印象深刻;一是未央写的《进韶山》《洞庭湖之歌》旋律优美,昌耀写的《长沙》厚重情切,谭仲池写的《致岳麓山》驰目骋怀,雄姿英发,梁尔源写的《铜官窑的温度》《登书堂山》,陈群洲写的《紫鹊界梯田》《南岳山上的摇钱树》等旅游诗歌诗意充沛,笔力雄健,想象奇特,令人难忘。二是时任省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现张家界市副市长欧阳斌诗集《最美湖南》,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诗歌,也是一部难得的旅游诗歌。他写给张家界的《请柬》《峰骨》两首诗歌格局高大,境界高远,令人荡气回肠,已成为张家界的文化名片。还有衡阳张沐兴的诗集《诗意南岳》、长沙苏启平的诗集《浏阳河畔的乡愁》以及刚刚出版的陈惠芳的《长沙诗歌地图》。这些都是湖南诗人写湖南的旅游诗歌作品的优秀代表。
在新诗群体中,湖南人写中国各地的旅游诗歌不计其数,这也是每一个诗人的家常便饭。李少君诗集《海天集》《神降临的小站》中有许多优秀的旅游诗作;我本人诗集《围绕青海湖》全部都可以归入旅游诗行列;张战诗集《陌生人》中也有十几首属于旅游诗歌,其中《洞庭四短章》《西藏十章》都是令人爱不释手的佳作。写国内旅游诗歌的杰出代表当属刘年,他骑着摩托车,游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尤其是多次骑行大西北、大西南,他不仅写出了有关湖南、有关张家界的许多优秀旅游诗篇,更是写出了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西部诗歌作品。在他的《为何生命苍凉如水》《独坐菩萨岩》几部诗集中,旅游诗歌占据了近半壁江山,仅《楚歌》一书中有关西部的旅游诗歌就达60首之多,恐怕是湖南诗人之中除了我本人之外,写西部诗歌最多的诗人了。他的作品空旷、苍凉,奇思异想,意象新鲜,旋律优美,可吟可唱,有浓烈的生命体验感,成为广大读者追捧的对象。他的那首写青海西部的诗作《荒原歌》,当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刻骨铭心,至今仍然能够背诵。
湖南许多诗人还在世界各地行走,写出了许多国外的旅游诗歌,李立诗集《在天涯》有一半是国内国外行走的旅游诗,仅写国外的旅游诗有近50首;郭辉这些年旅居国外,也写了许多有关国外的旅游诗歌作品;湖南人写国外的旅游诗,集大成者当属周瑟瑟,他这几年出版了十来本诗集,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国外旅游诗歌,为我们诗坛刮起了一种域外新风。
旅游诗歌对于今天的旅游事业是有重要作用的,有人归纳说:旅游诗歌能够增加景点的文化意蕴,提升景点的文化品位,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促进旅游宣传。
而张家界旅游诗歌现象正是基于这些因素而激发出来的,成为湖南旅游诗歌的重镇与集合地。这主要表现在这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意愿日益增长,旅游已成为人们休息、观光、游学、游乐的重要方式。张家界以旅游立市,2019年来此旅游的人达到81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00多亿元。其中也吸引了大量的诗人来此寻诗,也激发了许多诗人的创作灵感。仅我一个人,前后为张家界创作了30多首诗歌,这是我在湖南所写诗歌最多的地方。
二是张家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与自然的融合,注重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在进入新时代之后,宣传、旅游、文联等部门与行业多轮驱动,更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其中,连续四年举办“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节”,举行最美张家界诗歌征文活动,每年成千上万的诗人参加这项活动,每年创作了成千上万首有关张家界的诗歌,产生了规模效应,形成了张家界旅游诗歌现象。
三是诗歌组织的积极作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2015年湖南省诗歌学会成立以来,张家界的领导与诗人们十分重视诗歌组织建设,在2016年成立了张家界市诗歌学会,2017年又成立了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协会,2019年还成立了中国(张家界)诗歌自媒体联盟。这是全省新诗组织最多的市,这三个诗歌组织创建自媒体平台,编辑书、刊,举办活动,团结了一大批诗人,调动了大家的创作积极性,产生了许多精品力作。
四是张家界本地一大批诗人陶醉于这里的山水人文,形成了诗歌创作的氛围。上有胡丘陵、欧阳斌等市级领导以上率下,勤奋创作诗歌作品,中有罗长江、刘晓平、石继丽、高宏标等一批中层领导干部承上启下,基层群众踊跃参与,涌现出了刘年、向延波、陈颉、鲁絮、胡家林、李炳华、刘宏、胡良秀、周明、谷辉、小北、袁碧蓉、欧阳清清、覃正波等一大批诗人,产生了人才聚集效应,为张家界旅游诗歌的创作与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于张家界旅游诗歌现象,仅凭我个人的孤陋寡闻作了一个蜻蜓点水式的陈述,也算是为大家抛砖引玉。我相信,张家界旅游诗歌必将继续繁盛,像张家界的峰林一样,以其独特的形象屹立于中国诗坛!
让我们共同为此努力!(2021年)
诗人简介:罗鹿鸣,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原湖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在《人民文学》《诗刊》等报刊发表诗作1000余首,出版诗歌与报告文学1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