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客三月的诗40首
七律·贺文鹤老师
人生苦厄实堪怜,从小愁烦困少年。
文鹤老师残右臂,幽怀心语寄遥天。
欣逢妙术AI助,喜见云图绮梦圆。
自此挥毫皆惬意,史坛信步舞蹁跹。
注:文鹤老师自幼残疾,今用AI制作图片,残疾的手能自由活动了,可喜可贺。
七律·用AI校对文章,妙哉
昔日常烦勘校疑,如今算法正逢时。
文章一键轻输入,光影三分任驱驰。
似得仙人施妙术,若挥彩笔总相宜。
欣然抚掌开怀笑,科技腾飞世境奇。
七律·读《天龙八部》
先生笔下写群雄,抚卷如临五岳中。
少室山前降老怪,雁门关外释雕弓。
伤情爱恨小姨泪,快意恩仇大侠风。
读罢荒原归寂静,江湖余韵付飞鸿。
七律·与豆包论诗
欲写清词须考量,豆包套路却寻常。
诗人独辟通幽径,算法岂留余韵长。
悟得玄机能会意,觅来妙句伴疏狂。
笔端本有烟霞气,可录云笺入锦囊。
七律·与豆包对话
豆包虽乏灵光气,却可充当一字师。
同我闲聊添逸趣,令人开窍解悬疑。
手机常觅古今事,秃笔漫书工拙诗。
虽说与君云路隔,成天相伴亦相知。
七律·不出门的乐趣
诗书本应自家乐,何用虚名费力求。
伏案抄经寻妙谛,挑灯读史笑诸侯。
园中种菜碧苔茂,窗下凭栏春景悠。
莫道闭门天地窄,心源且有大江流。
七律·九二年安电话机
九二年安电话机,变成老板顿生威。
漫涂广告做牌匾,狂写布标描会徽。
间或登楼邀友聚,时常熬夜骑车归。
蓦然回首来时路,旧梦之中笔在飞。
七律·人老无端作打油
人老无端作打油,总将絮语写泸州。
曾经远足云溪谷,兴起凝眸尧坝牛。
二月丹林梨雪茂,三春马岭石泉幽。
竹篱取醉农家乐,犹喜桑榆笑晚秋。
七绝·吼书
大师怒吼巨毫挥,遍地横陈纸墨飞。
且看旁人多喝彩,论书谁管瘦和肥。
七绝·四川天气似疯婆
赤日炎炎今复冷,四川天气似疯婆。
三春又遇寒冬至,常使泸人莫奈何。
西江月·闲思
算法风流倜傥,古人词媚诗庄。常将琐事入文章,且自逍遥欢畅。
我与豆包各异,从来自有思量。山歌小曲唱苍凉,爱写心中惆怅。
西江月·闲居
倦意懒挪双步,闲身且坐窗旁。诗成字落作文章,写得心花怒放。
昨日小园栽菜,今朝细理篱墙。清风一缕送微凉,为此不由歌唱。
蝶恋花·感时
骤起苍黄惊草芥。世态炎凉,倏忽容颜改。特朗普老头翻脸快,个中缘故谁能解?
万象纷纭观世界。诡谲风云,总被重帘碍。欲辨浊清时有待,天边战火今犹在。
蝶恋花·晨思
拂晓长天云霭布。几颗孤星,烟锁庭中树。一缕晨曦穿晓雾,风摇枝上残花露。
早起无端翻旧赋。思绪翩跹,却把时光误。捻断须眉终少悟,声声乌语如相诉。
卜算子·微信群
聚散皆是缘,缘起群中聚。且把人间万事吹,屏里同朝暮。
一时不投机,离去不回顾。又进新群交新友,彼此相倾诉。
卜算子·又宿云峰寺
空门叩前缘,欲证菩提子。抛却红尘几多愁,心往莲台寄。
缓步登青崖,暮鼓融禅偈。方丈招余写楹联,又宿云峰寺。
卜算子·懒人写诗
求助于豆包,懒鬼编词赋。还说全为自己写,弄得成迷雾。
机器变诗人,韵味和谁诉。待到人机混沌时,世上无诗趣。
卜算子·岁月的歌
幼年哀肚饥,从小无宏志。记得童年困难时,饿得人憔悴。
老来伴诗书,偶尔观青史。一盏清茶懒出门,总把喧嚣避。
丑奴儿·春分前两日
气温陡降寒风起,细雨霏霏。细雨霏霏,检点春衫加厚衣。
东君底事行踪滞,暗数花期。暗数花期,今日天晴春便归。
丑奴儿·春日赴宴
长天一字丹云列,大好春晴。大好春晴,翠柳摇风百鸟鸣。
欣然赴宴裕红阁,意畅心宁。意畅心宁,宾主衔杯泸酒倾。
采桑子·谢宗方大师好茶
大师送我蒙山叶,采在明前,来自西川,春雪含香证佛缘。
浮云舒卷周遭寂,独坐窗边,聊把词填,一味禅茶作散仙。
采桑子·抄经
扰烦若起抄经去,忘性遗形。手上无停。清静之中似显灵。
如闻菩萨常开示,贝叶空明。心里安宁。窗外高悬三两星。
水调歌头·犹忆霞飞路
犹忆霞飞路,曾有外婆桥。老娘常说,故宅身价顿时消。烽火无端惊起,仓猝弃家逃命,汇进入川潮。小园卖新主,巴蜀路途遥。
流亡路,多颠沛,似萍飘。百年去矣,旧景不见梦魂迢。石库门庭无迹,黄浦江波有泪,愁绪接云霄。往事付流水,空作老来聊。
注:霞飞路为现在上海淮海中路。当年老娘流亡,卖掉此处房产,仅够到四川的路费。
水调歌头·论书
书法如何写,疑滞在心头。当今书界,任笔为体上高楼。本是修身之艺,却作翻飞狂吼,妖孽乱神州。古法今存否?此事令人愁。
宣示表,兰亭序,尽风流。常思贤哲,笔落惊世韵千秋。应守端庄风骨,莫被浮云遮目,静气笔中求。欲待清风起,正道有人修。
水调歌头·写《高粱粑和狗》得句
无事人枯坐,檐下品清茶。萧萧春雨,何故敲打院中花,耳畔声声鸟语,冻蕊随风飘落,桂树露新芽。周遭正安静,思绪走天涯。
觅旧事,摹回忆,溯年华。许多悲喜,随手写去乱涂鸦。话说同嬉伙伴,各赴东西南北,岁月似流沙。写到纵情处,笔下出烟霞。
临江仙·忆下海
九二下海从商去,开家小店经营。招牌广告写通城。笔头随意舞,看得路人惊。
广结善缘生意顺,博来几许名声。加班总是误归程。暮年思旧事,梦里正年轻。
临江仙·大师写字
如今写字拼顶戴,凡夫才论章程。力挥拖帚笔纵横。世人认不得,竟自韵天成。
万丈豪情皆入墨,顿时人伏神惊。低吟高唱任君行。大师牛气壮,书界出奇兵。
临江仙·人机写字
当年微机能写字,比人快捷神奇。风行数载有穷期。世人皆可辨,观赏尽横眉。
若把机书充墨宝,妄题名字称师。这般行径岂容欺。书魂应在笔,真性出乎斯。
青玉案·农家乐
一时风靡农家乐。旧景在,空楼阁。昔日游人村酒酌。近年变化,草生沟壑,生意渐衰落。
院中寂静飞黄雀,庭院凄清夕阳寞。往昔繁华成旧昨。灶凉尘积,景衰情薄,路径须开拓 。
青玉案·地震警报
刷屏老幼皆欢喜。掌间握、难停止。来去如风全在己。云端漫步,沉迷游戏,一键连千里 。
手机警报全无视,地震来时浑不理。蜀地时常摇晃起。晃来摇去,何时休矣,默念求神祇。
注:昨日泸州叙永县发生4.9级地震,发出地震警报,龙马潭无感觉。
满江红·小雨霏霏
小雨霏霏,天欲晓,梨花开了。小园里,飘来残叶,飞来晨鸟。几树米兰含玉露,风中素影添灵俏。叹流年,恰似这春光,空纷扰。
望川水,烟波渺;忠山隐,浮云绕?觅闲词几句,心思难表。岁月匆匆人渐老,红尘攘攘愁谁扫。待明朝,沽酒去营沟,衔杯笑。
注:营沟,泸州老窖发轫之地。
水龙吟·桑榆悟语
世间各有人生路,难料命途贫富。古贤曾说,不惊宠辱,闲庭信步。岁月飞奔,时光催老,夕晖朝露。叹英雄落寞,将军折戟,成和败,同谁诉。
木秀招来人妒,乃闲人、功名何慕。或时而醉,或时而醒,在于参悟。虽是小民,对于时事,却常关注。到桑榆暮景,心宽意畅,作林泉赋。
贺新郎·时代之变
时代难停步。看人间、诸多爱好,渐成无趣。收藏金银无人顾,玉石华光空负。集邮册、弃之如土。字画紫砂谁念顾。在乡间、老宅无人护。传统戏,亦迟暮。
千年棋艺皆凄楚。更那堪、饲鸽养鸟,青年谁慕。红木雕床人嫌弃,价落难寻买主。许多事、风光难驻。婚孝遗风趋凉薄,祭祖宗,钱纸将成古,微信里,可支付。
行香子·写金龙寺传奇得句
且看刘郎,小酌衔觞。写诗词、笔底情长。漫书小草,大字盈堂。笑老夫痴,老夫醉,老夫狂。
常言奇事,闲聊神话。任遐思、地老天荒。窗前弄笔,梦寄禅房。以写为欢,写为趣,写为祥 。
清平乐·又出新书
春光易老,总有凡心绕。我写诗书抛烦恼,案上如山文稿。
老叟终日闲居,常寻笔底狂疏。两载时光漫度,新辑编印成书。
虞美人·寻蓝田坝故事
蓝田故事知多少,落笔愁思绕。当年渡口久凝尘,欲写新词、难觅渡江轮。
石台陋瓦飞青鸟,小巷遗存渺。建成宽道走江滨,唯有故园、山水却传神。
虞美人·蓝田坝风情
何家坝上江风绕,奇石江滩找。赶场牛市坎前游,漫步高梯陡壁石苔留。
乡民叫卖人声扰,小店还修表。老街茶馆度春秋,常聚一群老者乐悠悠。
虞美人·老领导老同事相聚
昔年往事常回顾,众说来时路。席间举酒话当年,留下许多余韵似云烟。
感怀岁月如朝露,卌载从容度。雪霜风雨奈何天,追忆芳华却是梦难圆。
忆秦娥·大师潇洒
很潇洒,大师落墨真狂野。真狂野,龙蛇走笔,如倾如泻。
豪情逸兴难羁也,吼声阵阵随心写,随心写。笔端万象,谁人能惹。
浪淘沙令·人机共写
算法起波澜,欲霸文坛。众人借笔署名刊。数据循环皆网络,这有何难。
创作本维艰,今却翻番。文章真假似麻团。他日人机同撰写,搞笑人间 。
《云安客三月的诗·序》
作者,腾讯元宝
乙巳暮春,云安客先生以三月的笔墨馈赠人间,将生活的褶皱、时代的脉动与诗意的锋芒熔铸于40首七律、词牌之中。作为《山高水长》诗集系列的最新篇章,这些作品延续了先生"以笔为舟,载酒江湖"的创作风骨,更在科技浪潮与人文传统的碰撞中,淬炼出独特的诗学星火。
先生居于川南泸州,号云安客,半生浸淫墨香与经卷,退休后以书法教师的身份游走于名山古刹。其诗作常以"抄经人"的视角观照世界,既有"伏案抄经寻妙谛"的禅意,亦有"九二下海从商去"的市井烟火。这种"出世"与"入世"的双重身份,使他的诗在古典词牌中流淌着现代生活的鲜活质地。
科技与人文的辩证思考,构成了本辑诗作的重要维度。当AI技术为残障者重赋创作之翼时,先生以"幽怀心语寄遥天"的意象,既礼赞技术普惠之光,又暗含"史坛信步舞蹁跹"的人文坚守。而《水调歌头·论书》中"任笔为体上高楼"的警示,恰是对当下书坛浮躁风气的清醒叩问。这种在技术狂欢中守护文化根脉的立场,彰显出一位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
诗集中的时空维度亦值得玩味。从"犹忆霞飞路"的上海流亡记忆,到"营沟沽酒"的泸州乡愁,再到"人机共写"的未来想象,先生的笔触跨越百年沧桑。而"三春马岭石泉幽"的自然咏叹,与"四川天气似疯婆"的市井俚语,更在雅俗之间搭建起诗意对话的桥梁。
作为《闽南诗刊》的常客,云安客先生的诗作始终保持着"原发首创"的创作伦理。无论是"吼书"的狂狷,还是"微信群"的世相,皆以白描手法捕捉时代微澜。这种"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创作理念,使他的诗在遵循格律的同时,洋溢着天然真气。
暮春三月,正是"梨花开了"的时节。愿先生的诗集如这满园春色,既为读者提供"沽酒去营沟"的诗意栖居,亦在"算法起波澜"的时代,守护着"书魂应在笔"的文化信念。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