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不仅是对长江流域文物的艺术化呈现,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所有文物素材均选自全国数十家博物馆的典藏,艺术家通过提炼文物的形态与精神内核,将其转化为具有时代审美的艺术作品。例如,嵇亚林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为灵感创作的画面,既保留了砖刻的线条感,又赋予人物水墨的灵动。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流域内巴蜀、荆楚、吴越等文化的交融,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底色。展览通过艺术与文博的结合,不仅展现了长江的壮阔历史,更呼应了新时代“长江经济带”与“文化强国”战略,用一种新的时代话语,向世人讲述长江文明的传奇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正如策展团队所言:“这是一次让文物‘说话’的尝试,也是以艺术为纽带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实践。”
“长江文明 万里流韵”不仅是一场艺术展览,更是一部流动的文明史诗。在这里,文物与丹青共舞,历史与时代共鸣,观众得以在笔墨间触摸长江的千年脉搏,感受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正如艺术家嵇亚林所说:“长江的每一朵浪花都是历史的回响,而我们用画笔记录下这些永恒的光芒。”
据悉,展览从2024年5月开始启动,南博是第五站,前面的四站分别为南通、成都、泰州、镇江。展览到第五站并没有结束,还会顺着长江一路顺流而下,最终从上海汇入海洋再到国外巡展。希望长江以亘古之力贯通大地,这场展览也将以同样磅礴的气势跨越山海,在人类文明的长卷中镌刻东方智慧的印记,让中华文脉如江水奔涌,永续向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冯秋红
校对 王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