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三月三,上巳节,古时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意为洗濯去垢,消除不祥,此为祓禊【fú xì】。在历代的沿袭中,又增加了踏青、郊游、曲水流觞等内容。在先秦时,上巳节是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早在周朝,上巳日人们要到水边去祭祀,并用香熏的草药沐浴,人们称之为“禊”。
魏晋时,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称曲水宴),曲水流觞。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
唐宋时,成为全年的三大节日之一,除了修禊之外,还有春游踏青、临水宴饮。皇帝在这天也要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同甘共苦行祓禊之礼,
明初时,朱元璋皇帝为示太平盛世、与民同乐,三月三携大臣们一道春游,这天“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幄翠帐,人流如潮”。


01
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
〔魏晋〕张华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
祁祁甘雨,膏泽流盈。
习习祥风,启滞异生,
禽鸟翔逸,卉木滋荣。
【感悟→】张华,魏晋时期人,曾任中书令、司空等职。此诗作于西晋太康六年(285年)三月三日,当时正值暮春时节,张华在后园举办宴会,并写下此诗以记其事。
02
三月三日诗
〔魏晋〕王赞
招摇启运,寒暑代新。
亹亹不舍,如彼行云。
猗猗季月,穆穆和春。
皇储降止,宴及嘉宾。
嘉宾伊何,具惟姻族。
如彼葛藟,衍于樛木。
郁郁近侍,岩岩台狱。
庶寮鳞次,以崇天禄。
如彼昆山,列此琚玉。
巍巍天阶,亦降列宿。
右载元首,左光储副。
大祚无穷,天地为寿。
【感悟→】王赞,魏晋时期文人,生平事迹不详。此诗为三月三日宴会的应景之作,表达了节日的喜庆和嘉宾的欢聚。
03
三月三日洛水作诗
〔魏晋〕潘尼
晷运无穷已,时逝焉可追。
斗酒足为欢,临川胡独悲。
暮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
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旗。
廊庙多豪俊,都邑有艳姿。
朱轩荫兰皋,翠幕映洛湄。
临岸濯素手,涉水搴轻衣。
沈钩出比目,举弋落双飞。
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
【感悟→】潘尼,魏晋时期文学家,曾任太常博士、著作郎等职。此诗为潘尼在三月三日游览洛水时所作,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04
忆江南
〔南北朝〕王微
寒沙日午雾犹含,萧瑟风光三月三。
扑地柳花新燕子,不由人不忆江南。
【感悟→】王微(415—453)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景玄。王弘侄。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初为始兴王刘浚友。微素无宦情,江湛举为吏部郎,不就。与何偃书,深言尘外之适。常住门屋一间,寻书玩古,终日端坐,床席皆生尘埃,惟坐处独净。弟有疾,微躬自处疗,以服药失度卒。深自咎恨,发病不复自疗,弟卒后四旬亦终。此诗为作者思念江南风光而作。
05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
〔南北朝〕谢灵运
详观记牒。鸿荒莫传。降及云鸟。
曰圣则天。虞承唐命。周袭商艰。
江之永矣。皇心惟眷。矧乃暮春。
时物芳衍。滥觞逶迤。周流兰殿。
礼备朝容。乐阕夕宴。
【感悟→】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画家,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此诗为谢灵运在三月三日侍宴西池时所作,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春天的美景。
06
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
〔南北朝〕沈约
丽日属元已。年芳具在斯。开花已匝树。
流莺复满枝。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
东出千金堰。西临鴈鹜陂。游丝映空转。
高杨拂地垂。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
清晨戏伊水。薄暮宿兰池。象筵鸣宝瑟。
金瓶泛羽巵。宁忆春蚕起。日暮桑欲萎。
长袂屡已拂。雕胡方自炊。爱而不可见。
宿昔减容仪。且当忘情去。叹息独何为。
【感悟→】沈约,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曾任尚书令等职。此诗为沈约在三月三日即兴所作,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繁华的生活。
07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
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离。
北宫命箫鼓。南馆列旌麾。
绣柱擎飞阁。雕轩傍曲池。
醉鱼沉远岫。浮枣漾清漪。
落花悬度影。飞丝不碍枝。
树动丹楼出。山斜翠磴危。
礼周羽爵遍。乐阕光阴移。
【感悟→】江总,陈朝文学家、诗人,曾任尚书令等职。此诗为江总在三月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时所作,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春天的美景。
08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
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感悟→】王勃,唐代文学家、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此诗为王勃在上巳日浮江宴饮时所作。
09
上巳
巳日帝城春,倾城祓禊辰。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感悟→】崔颢,唐代文学家、诗人,以《黄鹤楼》一诗闻名于世。此诗为崔颢在上巳日所作,描绘了帝城的春景和人们的祓禊活动。
10
和春深
〔唐〕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
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
弄水游童棹,湔裾小妇车。
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
【感悟→】白居易,唐代文学家、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诗为白居易应和之作,描绘了上巳日春深的景象。
11
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
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
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
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感悟→】杜甫,唐代文学家、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此诗为杜甫在上巳日与徐司录在林园宴集时所作。

12
三月三日
〔唐〕白居易
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
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
【感悟→】白居易再次以《三月三日》为题作诗,表达了暮春时节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13
三月三日怀微之
〔唐〕白居易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
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感悟→】白居易再次以三月三日为题怀念友人元稹(字微之),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4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唐〕元稹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感悟→】元稹以诗回应白居易的三月三日见寄之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己病中无法与友人共度的遗憾。
15
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唐〕白居易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
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感悟→】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以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称。此诗作于白居易被贬谪至江州(今江西九江)期间。庾三十二,即庾承宣,是白居易的朋友,当时可能在长沙或附近地区任职。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这一传统上巳节,登上庾楼,思念远方的友人,写下此诗以寄情。
16
三月三日
〔唐〕白居易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感悟→】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在家中度过的一个温馨而美好的三月三日。此时的白居易可能处于相对闲适的状态,有心情享受春日的乐趣。
17
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
〔唐〕张说
凤凰楼下对天泉,鹦鹉洲中匝管弦。
旧识平阳佳丽地,今逢上巳盛明年。
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
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
【感悟→】张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宰相。此诗是张说应诏参加三月三日定昆池宫庄宴会时所作。
18
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
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可过。
处处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
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
更使轻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
【感悟→】皇甫冉,唐代诗人,与王维、孟浩然等友善。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义兴(今江苏宜兴)与李明府在后亭泛舟赏景的情景。
19
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泛舟耶溪
兰桡缦转傍汀沙,应接云峰到若耶。
旧浦满来移渡口,垂杨深处有人家。
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乡心万里赊。
君见渔船时借问,前洲几路入烟花。
【感悟→】刘长卿,唐代诗人,以五言律诗著称。此诗作于刘长卿在越中(今浙江绍兴一带)任职时,与鲍侍郎一同泛舟耶溪的情景。
20
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
行乐光辉寒食借,太平歌舞晚春饶。
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
坐见司空扫西第,看君侍从落花朝。
【感悟→】沈佺期,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此诗作于沈佺期远离京洛(今河南洛阳)时,恰逢上巳与寒食相连,思念京洛之情油然而生。

22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感悟→】徐彦伯,唐代诗人,以文章著称,曾任太子舍人、中书舍人等职。本诗是徐彦伯应制所作,即应皇帝之命而写的诗,描绘了渭滨祓禊的盛况。
23
上巳
帝京元巳足繁华,细管清弦七贵家。
此日风光谁不共,纷纷皆是掖垣花。
【感悟→】杨凝,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此诗作于上巳日,描绘了帝京上巳节的繁华景象。
24
上巳日寄韩公
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
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凉似三秋景,清无九陌尘。
与余同病者,对此合伤神。
【感悟→】唐彦谦,唐代诗人。此诗作于上巳日,诗人寄诗给韩公(可能是某位友人或官员),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病中的感受。
25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唐〕陈子昂
暮春嘉月,上巳芳辰。
群公禊饮,于洛之滨。
奕奕车骑,粲粲都人。
连帷竞野,袨服缛津。
青郊树密,翠渚萍新。
今我不乐,含意维申。
【感悟→】陈子昂,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此诗作于三月三日,描绘了群公在洛水之滨的王明府山亭举行禊饮的盛况。
26
三月三日登龙山
〔唐〕张九龄
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
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
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
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感悟→】张九龄,唐代名相、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淡,擅长五言古诗,有“岭南第一人”之誉。此诗作于张九龄晚年,他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此时他登上龙山,面对春日美景,心中却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感慨。
27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
〔唐〕张九龄
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
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
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
向来同赏处,惟恨碧林曛。
【感悟→】此诗描绘了他参加申王园亭宴集的情景。张九龄在朝中任职时,经常参与各种宴集活动,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28
曲江三月三日
〔唐〕许棠
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
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
鸟避连云幄,鱼惊远浪尘。
如何当此节,独自作愁人。
【感悟→】许棠,唐代诗人,以工于近体诗著称。此诗描绘了曲江三月三日的繁华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
29
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
〔唐〕刘禹锡
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
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
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
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
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
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
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
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
舟形随鹢转,桥影与虹低。
川色晴犹远,乌声暮欲栖。
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感悟→】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此诗是他与白居易、河南李尹等人陪同裴令公在洛水举行禊饮活动时所作。
30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唐〕王维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
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
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
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
【感悟→】王维,唐代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此诗是他应制所作,描绘了皇帝与太子诸王在龙池举行春禊的盛况。
31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唐〕王维
彩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
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
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
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
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
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感悟→】此诗描绘了王维在勤政楼侍宴时的所见所感。
32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唐〕王维
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
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
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
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
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
【感悟→】此诗也是王维应制所作,描绘了皇帝在曲江举行斋祭和祓禊活动时的盛况。
33
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唐〕白居易
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
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
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
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
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
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
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
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
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
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
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西。
【感悟→】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此诗描绘了他在洛滨举行祓禊活动时的所见所感。
34
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感悟→】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此诗描绘了三月三日长安水边丽人们的盛装出游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35
桂州三月三日(桂阳三日述怀)
〔唐〕宋之问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
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
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昆明御宿侍龙媒,伊阙天泉复几回。
西夏黄河水心剑,东周清洛羽觞杯。
苑中落花扫还合,河畔垂杨拨不开。
千春万寿多行乐,柏梁和歌攀睿作。
赐金分帛奉恩辉,风举云摇入紫微。
晨趋北阙鸣珂至,夜出南宫把烛归。
载笔儒林多岁月,襆被文昌佐吴越。
越中山海高且深,兴来无处不登临。
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阴。
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欻成今。
始安繁华旧风俗,帐饮倾城沸江曲。
主人丝管清且悲,客子肝肠断还续。
荔浦蘅皋万里馀,洛阳音信绝能疏。
故园今日应愁思,曲水何能更祓除。
逐伴谁怜合浦叶,思归岂食桂江鱼。
不求汉使金囊赠,愿得佳人锦字书。
【感悟→】宋之问,唐代诗人。此诗是他被贬谪到桂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在异乡怀念故乡和往日繁华生活的情感。
36
三月三日
〔宋〕朱淑真
林花落尽草初齐,客里萧条思欲迷。
又是春光去时节,满城飞絮乱莺啼。
【感悟→】朱淑真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女性独特的视角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她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婚姻不幸带来的愁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三月三日》这首诗很可能是她在异乡客居时所作,正值春光将逝,林花凋落,草木初齐,触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萧条与迷茫。
37
三月三日
〔宋〕郭祥正
一盏扶头又半酣,久无归梦到江南。
桃花欲发杏花谢,细雨斜风三月三。
【感悟→】郭祥正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以诗文著称。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的情感表达。《三月三日》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远离江南的异乡,思念故乡时所作,借桃花欲发、杏花已谢的春日景象,抒发对江南的深深怀念。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