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影柏魂
赵長民(旭东)
蓝田县李后村,有一处风水绝佳之地,焦王村与赵家巷之间,曾卧着一座古墓。墓主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人,唐代书法大家,与颜真卿并称"颜柳",楷书四大家之一。
儿时记忆中的柳公权墓,气象非凡。墓园东西宽约百四十米,南北长约三百二十米,高出地面一米有余。墓冢巍峨,约十八米高,如六层楼阁耸立。底部四十米见方,石羊、石马、石象环列其间,皆高约一米六。墓碑宽厚,华表庄严,旗杆高耸约二十米,四角界桩方正。古柏参天,尤以冢下前后两株为最,需三人合抱。
墓园坐北朝南,头枕绣岭金山,腰卧蓝川缓塬,腿涉灞河清波,脚抵秦岭笔架山。这般格局,非寻常人家所能享。柳家村人世代守护,清明祭祀,分食祭馍,香火不绝。
我常思忖,何以认定此为真墓?柳家村人丁兴旺,由庄改村;守墓人世代相传;更有家谱碑记为证。墓园规制,合于少师身份;风水地势,应了大家气象。石雕虽遭窃,尚存一羊归柳龙义院中;古柏虽被伐,犹记当年森然气象。
李后小学在原柳公权墓园地扯北边,门向北开
李后中学在原柳公权墓园地址南边,门朝南
开
社教风起,古柏倒地,石碑仆卧,冢土四散。穆定修取土致残,李定堂遂禁挖掘。后中,小学学校兴建,墓园风貌尽失。唯余旗杆一根,沉默诉说往事。
每忆儿时所见,墓园肃穆庄严。国民党白军操练于此,孩童围观嬉戏,竟成古今交错之景。而今思之,书法大家的安息之地,本该是文人墨客凭吊之所,却沦为操场校园,岂非时代之谑?
柳骨铮铮,颜筋磊落。公权书法,以骨力见长,恰如其墓——虽经风雨剥蚀,而精神不灭。李后村赵家巷,确为风水宝地,人才辈出。想来书家英灵,犹在青翠山峦间,观灞水东去,听书声朗朗。
墓园虽湮,而柳体长存。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笔笔如刀,字字生风。所谓"颜筋柳骨",不独言其书,亦可谓其人。公权墓真假之辩,其实无关宏旨。真正的墓碑,立在千百年学书者的心上。
2024年10月4日甲辰龙年九月初二初稿
2025年3月28日
乙巳蛇年二月廿九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