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4488期
《峥嵘岁月往事如烟》
(纪实文学连载二十)
——追思父亲李苇塘
撰写:李希勇
主播:米 兰
在盐锅峡水电厂工作的日子里,父亲时刻心系厂里的安全生产,心系广大职工群众的冷暖。他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大部分时间泡在厂里,他雷打不动每天早晨五点到现场查看巡视然后打扫厂区卫生。广大职工群众无不敬畏的说,老八路回来了,李书记真是我们的好榜样。他勤勤恳恳、爱厂如家的精神感染了广大职工群众。
由于他勤奋质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赢得了职工极好的口碑。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获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加强企业管理,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约束职工的纪律。在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垂范中广泛发扬民主,团结带领党委一班人和全体职工努力奋进。
在父亲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厂职工团结一致、奋勇拼搏,连续取得安全发电多年无事故的优异成绩。盐锅峡水电厂各项工作有长足的进步和变化。人心思变、人心思改、人心思定的强烈愿望和呼声在全体职工群众思想中蔓延。干部工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面貌焕然一新,厂风厂貌得到根本的转变。在文革中期,极左思潮甚嚣尘上的那个年代,企业发生这样的变化实属难得,是不多见的。
厂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变革,首先与人的思想变化是分不开的。盐锅峡水电厂地处甘肃永靖县大山深处,周边环境恶劣、人烟稀少、远离城市、穷山僻壤、交通不便。很多中青年职工两地分居不安心工作。年轻人觉得前途渺茫,一辈子待在大山沟里连对象都找不到,这给安全生产带来极不稳定因素,这是非常值得关注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父亲以人为本,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摸排查清底细。一九七一年有四十七个从上海分配来盐锅峡水电厂的技校学生,他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未婚青年。朝气蓬勃血气方刚,将来必定是厂里的一支有生力量。来到此地看到厂里周边环境和面貌后,他们心就凉了半截。突然从繁华喧嚣的大都市上海来到偏僻荒凉、人烟稀少的穷山沟盐锅峡,反差巨大很不适应和习惯。
因此,这些人都不安心在这里工作,有门路的人活动调离,没有门路的人垂头丧气、整天忧心忡忡。有些男青年,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整天喝酒浇愁寻衅滋事。一时间搞得厂里乌烟瘴气、职工怨声载道。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些现象父亲摸清脉搏,逐一对症下药对他们并不一味的指责批评。
他逐个、逐人摸排了解各自的具体情况,找他们促膝谈心掌握思想动态、家庭状况。对家庭确实有困难的职工,组织出面具体帮扶。父亲利用到上海出差的机会,专门走访一些困难户上门访贫问苦。对于一些确实有困难的家庭,组织出面给予帮助扶持解决。父亲走访了解到有一位工人的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身边无人照顾。就主动想办法协助这位工人调回上海。
除此之外,对一些积极要求上进的青年提拔重用,靠拢党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给予组织培养发展。对一些适龄青年组织出面牵线搭桥帮助解决婚姻问题。家庭有困难的职工组织上尽全力给予帮助解决。提高福利待遇,解决好职工群众的住房、就医、入学、生活等切身问题。使身处异乡的青年职工增加获得感、幸福感,让他们感到虽然身处山沟并不觉得孤独。使他们树立以厂为家支边光荣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他通过各项举措发挥工会团委的作用,增设各种娱乐设施、创建职工之家、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加增开交通车辆班次,开通厂区到兰州、永靖县城小川班车的往返班次,在兰州设立招待所,方便厂里职工的出行、食宿。使大部分职工安定了思想,稳定了情绪,安心的在山沟里扎根,对安全生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李希勇,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诗歌联合会副主席。著有报告文学《风景这边独好》多篇红诗、父母情怀、西藏情结、军旅情怀散文诗歌。长篇组诗《2020·春天序曲》中国武汉抗疫纪实被载入国学委员会【盛世华章】建党百年伟业文献,并获得2022年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主播简介:米兰,(本名姚惠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兰州市西固区诵读协会副会长;兰州市西固区诗词协会副会长;中华诗歌联合会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金牌主播。爱好诗文,与朗诵结缘。喜欢“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境界,愿生活如诗歌般美好,心情如朗诵般精彩。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一、主席团
主席:梦如诗
副主席:李希勇
秘书长:艳阳天
成员:梦如诗、李希勇、艳阳天、米兰、追梦天涯、蓝儿、吥咻、森严、聂子、秋竹、荷塘月色、戴维
二、顾问委员会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唐连明、晨曦
三、编辑部(主播部)
总编:梦如诗
副总编:追梦天涯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音频总监:艳阳天
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
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戴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