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习惯,就像刻进骨子里的本能,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它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就像我每天都会写作和冥想,对我而言就是这样的存在。
今天,我走上走下,从早晨一直到现在快要到晚上了,脑子里转了无数个念头,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让我真正动笔的灵感。心流有时候就像风,一旦停止了,它就不会自发流动,没有灵魂的文字,哪怕堆砌得再华丽,也终究是个空壳。可尽管如此,我还是坐在这里,开始写。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写作是一种有明确回报的行为,至少应该是有结果的。文章发表了,得到了认同,或是换来了经济价值,才算是“有用”。但我的写作,从来不只是为了这些短期的结果。它早已经渗透到我的生活之中,成为了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成为了一种对思维的整理和沉淀。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不写作、不冥想,整个人就像是少了一根经脉,整一天都会非常不自在。
我不知道,这种习惯究竟是好的习惯,还是不好的毛病。毕竟,当下的坚持看似并没有得到直接的回报,甚至在某些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每天这样去书写,究竟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但当我回顾过去的时候,我能清楚地看到,这种日复一日的坚持,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
写作和冥想,让我更加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更深刻地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思想的成长,看到从没有独立思考的人变的有独立思考了,看到一个暴躁的人变的平静了许多,看到那些曾经模糊的认知变得更加明朗,看到一些曾经困惑我的问题,慢慢地有了答案。而这一切,并不是靠突如其来的灵感,而是靠每天一点点的积累。
坚持的过程,并不总是愉快的。就像今天这样,脑海中空空荡荡,没有明确的主题,甚至连写下的内容都感觉重复、琐碎,可能与过往的许多文章相似。但即便如此,我依然会逼着自己一定要坚持。即使写得再差,再杂乱无章,哪怕只是模仿别人的文字,我也不会随随便便放弃。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成长不是靠偶尔的灵感爆发,而是靠日复一日的磨练。
有些人总是等着“最好的时机”去做一件事情,他们希望等灵感来了,等心情对了,等一切都刚刚好的时候再开始。但这样的等待,往往只会让事情停滞不前。现实是,大多数时候,灵感不会主动找上门来,成长也不会一蹴而就,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坚持中,我们才能真正迎来突破的时刻。
所以,即便今天的文章没有特别的主题,即便它只是一些零散的感悟,我依然会写。我不会因为今天没有灵感就停下来,不会因为写得不够好就放弃,也不会因为一时的迷茫而怀疑自己的坚持。
这份坚持,或许当下看不见任何回报,但我深知它的意义所在。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输出的过程,更是一种内在的修炼。当我们坚持去表达,坚持去思考,坚持去记录自己的成长,我们就已经在走向更好的自己。
无论别人怎么看,无论短期是否有结果,我都会继续写下去。因为我知道,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积累,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而现在,我要做的,就是一字一句地,把今天的思考落在纸上,让它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又一块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