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九)
☆冬日串场河畔的重逢序曲
文/文/王平
在冬日清晨的刺骨寒风中,我依偎在二姨温暖的怀抱,踏上了紫石县中坝码头,踏上帮船,船舱内热闹非凡,女孩们端竹篮叫卖:“瓜子来,香甜脆的瓜子”,另有人挂着木架叫卖:“美丽牌,新上市的飞马牌香烟啰”,艺人打击着道琴婉转地唱“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帮船沿着串场河转向泰东河,开启了一路北上的旅程。寒风呼啸,仿佛在为这段旅程谱写着凄美的序曲。广袤的天际与内心的波澜相互辉映,而旅途的漫长和道路的坎坷,却让人思绪难平。
岸上,纤夫们踏着崎岖小道,号子声与粗麻绳的纤缆交织成一片。船工号子此起彼伏,伴随着打蓬、拉纤、摇橹、撑篙的各种声响,宛如一首激昂的交响乐。船老大身着黑衣马褂,迎风而立,船柱上鼓满风帆,从串场河进入泰东河向北方进发。舱内,各种声音交织成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风霜雕刻着思念的树,长亭外古道旁,十里红梅轻飞扬。风雨交加的过往总令人神伤。姑且将愁绪斟入酒盏,在杯影交错间寻觅那一丝温暖的慰藉。谁的年华未谱成诗?谁的岁月未唱成歌?愿在这纷繁尘世间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归宿。
当帮船从晨曦、午阳到傍晚时分抵达安丰古镇盐码头时,这里作为串场河与海河交汇处的重要运输通道,是海盐的主要产地和集散地。古码头两侧,商贾沿河而建,绵延不绝,宛如一幅流动的商业画卷。每间店铺前,老字号的彩旗随风飘扬,如同历史的旗帜在风中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各式红灯笼高悬,绘有店号的招牌在夜色中闪烁,为这古老的街道增添了几分喜庆与生机。
旅馆的仆人们身着简朴的服饰,在人群中穿梭往来,小商贩吆喝声,叫卖着各种零食小吃,“瞧一噍吔看一看,走过的路过,千万别错过”的声音,清脆悦耳为这古码头平添了几分热闹与欢乐。此情此景宛如一首悠扬的诗歌在古老的水道上缓缓流淌,让人沉醉其中感受着那份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商业气息。
二姨拥我于怀在船夫壮汉的稳当扶持下穿越悠长跳板,继而踏上由青石条精心铺砌的数十级石阶步入一条由小青砖铺就的幽深小街。码头入口一声清脆的呼唤“二姐、二姐!”蓦然响起。另名男子试图将我抱起,让我惊慌失措地,急忙躲进二姨的怀里,并紧紧地搂着她的腰,只敢探出脑袋窥见,一位老者他身姿清瞿飘逸长长的山羊胡子随风摇曳宛如画中仙人,带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这突如其来的三人让我感到害怕我紧紧拽着二姨的衣角,像个小尾巴般跟在他们身后一路行至酒店门前。
男子上前与店家简短交谈后,一位厨师长模样的人引领我们至八仙桌旁坐下。不久热气腾腾的佳肴逐一上桌,二姨轻抚我的背指着女子温柔地说:“小龙这是妈妈。”又指向男子:“这是爸爸。”最后指向那位山羊胡老者:“他是你二大爷你爷爷已不在人世。”眼前的一切对我来说陌生而遥远我满脸困惑手足无措只敢仰视二姨的脸庞不敢多看他们一眼。
雕花窗棂漏进零星岁月的爆竹声。自襁褓中识得外婆的艾草香、六姨妆匣里的桂花油、台城大姨门前的石狮子,却从未想过"爸妈"二字会裹着陌生人的体温骤然降临。此刻唯有二姨襟前熟悉的皂角气息,是飘摇天地间唯一的锚点。
☆作者简介:
王平:一位散文海洋中的掌舵者,在“蓝月亮诗刊”的璀璨星穹下绽放,编织了逾300篇光华熠熠的文章。诸如《墨色行吟》的悠然漫步,《月夜书怀》的静谧低语,《雨夜琴韵》的悠扬旋律,以及自传《童年》的纯真篇章,这些作品犹如星辰点点,照亮了文学的天际。同时,他也是顶端、网易、今日头条【朵朵文学】等平台的特约作家,以独特的文学之光,点缀着专栏的夜空。自1973年高中学府门扉轻合,踏上了东台县林场知青之旅,那是一段以笔为舟,墨海行舟的年月。在那段岁月里,以《知青》为舵,探索青春与时代的洪流,不料这部作品因历史波澜,被公安机关注目审阅,自此散落时光深处,未再归还。直至2011年金秋,退休生活重启笔端,在“蓝月亮导师笔下的世界”重新落墨,寻回往昔文思。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