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潇娴》
前二天王潇娴老师的母亲,发给我一篇报道,认真看了看,潇潇又获奖了,很是为她高兴。
王潇娴老师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副教授,是我同事的女儿,也曾是我孩子的老师,认识很多年了,是一个很优秀,很孝顺的孩子。
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潇潇做学生时,就很优秀,就获得过很多奖,后来一直读到博士。又出版了多部专著,多次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
我经常对她母亲讲,你养了一个好女儿。
早几年她带领着她的研究团队研究刻字,以现代设计的方式解决非遗传承的痛点,设计出非复刻金陵刻经字体。
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文明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作为国内九项世界级技艺类非遗之一,起源于唐朝、传承于金陵刻经处、发展至今,拥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内涵。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是世界级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写工缺乏,面临传承困境。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潇娴带领团队,以现代设计的方式解决非遗传承的痛点。
多年来王潇娴副教授带领她的团队进行的非遗活态化研究与实践:聚焦非遗的“活态流变”,发现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传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写工的缺乏,金陵本的流失,并以此为创新因子,开发设计出汉仪金陵刻经字库(9169字),创立字愈品牌,构建移动创新平台,探讨数字时代以创新设计驱动非遗活态化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于2020年推出国内首款且唯一非复刻金陵刻经字体。
今年在第九届“紫金奖”文创产品设计综合赛上,她获奖的金奖作品《字愈·新春献礼》令人眼前一亮,其以独创的民俗合体字呈现东方合蕴之美,同时巧妙融合南京云锦、南京剪纸、秦淮灯彩、南京金箔锻造工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等五项金陵非遗元素,传递新春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可以通过数字化再创造的形式,设计全新字库来弥补‘金陵本’流失的缺憾。
未来,王潇娴老师和她的研究团队将继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借助AR等数字技术,以现代化的设计语言还原汉字之美妙、传承文化之精髓。
祝她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张小冬
2025年3月28日

江苏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