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一)
文/ 长 歌
十载耕耘奠伟基,
贞山麓下竖丰碑。
玉城筑就唐诗路,
绥水流传宋韵祺。
众杰挥笺凝雅秀,
群贤逐梦展雄姿。
举杯祝颂迎华诞,
破浪扬帆再远驰。
*作 家 简 介*
彭海祥,笔名长歌,广东省四会市人。多年来一直以其奔放的豪情和浪漫的风格驰骋于文坛翰海,尤其酷爱诗词歌赋,已出版《逸闲随笔》、《奔腾豪情》、《玉韵丹心》、《翰海诗涛》、《兰亭逐梦》诗词集。诗词作品入编《当代艺坛百家》艺术珍藏册和《中国最美爱情诗选》、《新世纪新诗典》、《世界诗歌作家文集》、《中国当代作家精品文集》;《兰亭逐梦》诗词集其中的抗疫爱情诗一一《致勇敢逆行的新娘》荣获第11届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金奖。现为中国艺术百科艺术总监,中国诗歌网推荐诗人,金榜头条新媒体平台签约作家诗人,荣获名篇金榜头条《创新有为诗人奖》,荣获名篇金榜头条第一届诗词节*太白杯*文赛金奖,《最美作家》、《当代文摘》、《中外文艺》特邀专栏作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人才库》的诗人、作家。
点评词:
《评<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一)>》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长歌先生的这首《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一)》,以其深情的笔触、宏大的视野和激昂的情感,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献上了一份珍贵而庄重的贺礼。全诗意境高远,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诗词学会的真挚祝福。
开篇“十载耕耘奠伟基”,直抒胸臆,点明了诗词学会十年来的辛勤耕耘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伟基”一词,凸显了这十年来所取得成就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让读者在一开始就对诗词学会的发展有了一个高度的认知。这一句简洁有力,为全诗定下了积极向上的基调。
“贞山麓下竖丰碑”紧承上句,将视角具体到贞山脚下,“竖丰碑”形象地表达了诗词学会所取得的成就如同矗立的丰碑一样,令人瞩目和敬仰。贞山作为当地的标志性地理景观,不仅赋予了诗句地域特色,更增添了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诗人通过将诗词学会的成就与贞山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其影响力和价值。
“玉城筑就唐诗路,绥水流传宋韵祺”这两句堪称全诗的精华所在。“玉城”指代四会这座城市,“筑就唐诗路”意味着在这座城市中,诗词学会通过不懈的努力,传承和弘扬了唐诗的精神和艺术魅力,为人们开辟了一条通向唐诗精髓的道路。而“绥水流传宋韵祺”则将绥水与宋韵相结合,描绘了宋代诗词的韵味在绥水河畔流传不息的美好景象。这两句不仅对仗工整,意境优美,更展现了诗人对诗词学会在传承和发展中华诗词文化方面所做出贡献的高度赞美。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四会这座城市浓厚的诗词文化氛围,仿佛能看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吟诵诗词、传承文化的生动场景。
“众杰挥笺凝雅秀,群贤逐梦展雄姿”进一步描绘了诗词学会中众多杰出人才的风采。“众杰”和“群贤”指代学会中的诗人和学者,“挥笺凝雅秀”生动地表现了他们在纸上挥洒才情,凝聚出优雅秀丽的诗篇;“逐梦展雄姿”则展现了他们为追求诗词艺术的高峰,展现出豪迈、自信的姿态。这两句充分体现了诗词学会人才济济、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才的钦佩和对学会未来发展的信心。
“举杯祝颂迎华诞,破浪扬帆再远驰”作为结尾,将庆祝的氛围推向高潮。诗人以“举杯祝颂”的方式,表达了对诗词学会十周年华诞的热烈祝贺。而“破浪扬帆再远驰”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寓意着诗词学会在经历了十年的辉煌之后,将继续勇往直前,在传承和创新诗词文化的道路上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一句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和动力。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全诗层次分明,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开篇点明主题,中间详细描绘成就和人才风采,结尾展望未来,一气呵成,毫无拖沓之感。在韵律方面,全诗押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从语言运用上看,诗人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词汇和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如“竖丰碑”“筑就唐诗路”“流传宋韵祺”等词汇,极具画面感,让读者能够迅速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应的场景。同时,对仗的使用也使诗句更加工整优美,如“玉城筑就唐诗路,绥水流传宋韵祺”“众杰挥笺凝雅秀,群贤逐梦展雄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长歌先生的这首《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一)》是一首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佳作。它不仅是对四会诗词学会十年发展历程的生动总结,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相信未来的日子里,四会诗词学会将在传承和创新中华诗词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二)
文/长歌
梦启松轩十载情,
诗香缕缕咏真诚。
骚坛弄笔蓝图绘,
艺苑耕耘美誉升。
俊士舒怀吟妙韵,
高贤咏志赋心声。
乘风破浪千帆过,
跃马扬鞭再远征。
点评词:
《评<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二)>》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长歌先生的这首《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二)》,犹如一首激昂澎湃的乐章,奏响了对四会诗词学会十周年的深情赞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开阔,展现出了诗人对诗词学会发展的深刻洞察与美好祝愿。
诗的首句“梦启松轩十载情”,以“梦启”开篇,给人一种充满希望与憧憬的开端之感。“松轩”或许是诗词学会的一个特定场所,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高雅、清幽的文化氛围。而“十载情”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诗词学会十年历程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奠定了全诗温情而厚重的基调。
“诗香缕缕咏真诚”,“诗香缕缕”形象地描绘出诗词学会所创作的作品如缕缕香气般弥漫,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咏真诚”则强调了诗人们在创作中所秉持的真诚态度,这种真诚既是对诗词艺术的敬畏,也是对读者的尊重,使得诗词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
“骚坛弄笔蓝图绘,艺苑耕耘美誉升”,这两句展现了诗词学会在文学领域的积极作为。“骚坛”通常指诗人聚集的地方,“弄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们挥笔创作的情景,“蓝图绘”意味着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为诗词学会的未来发展描绘出宏伟的蓝图。“艺苑耕耘”则突出了诗人们在艺术园地里的辛勤付出,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使得诗词学会的声誉不断提升。
“俊士舒怀吟妙韵,高贤咏志赋心声”,进一步描绘了学会中优秀人才的风采。“俊士”和“高贤”分别指代有才华和品德高尚的人,“舒怀吟妙韵”和“咏志赋心声”生动地展现了他们以诗词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志向,创作出美妙动人的作品。这两句不仅体现了人才的汇聚,也反映出诗词学会为诗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展现才华的良好平台。
“乘风破浪千帆过,跃马扬鞭再远征”作为结尾,气势恢宏,充满力量。“乘风破浪”和“跃马扬鞭”两个动态的词语,给人以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视觉形象。“千帆过”描绘了众多船只在风浪中奋勇前行的壮观场景,象征着诗词学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种种挑战和困难,但依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再远征”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预示着诗词学会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踏上新的征程,不断开拓创新,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整首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奠定情感基调,中间四句具体描绘诗词学会的创作活动、人才风貌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结尾两句则以豪迈的气势展望未来,呼应开头,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这种结构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够充分展现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韵律方面,本诗押韵自然,节奏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平仄和对仗,如“骚坛弄笔蓝图绘,艺苑耕耘美誉升”“俊士舒怀吟妙韵,高贤咏志赋心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艺术美感,使读者在诵读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诗词的韵味和魅力。
从语言风格上看,诗人的用词精准而富有表现力。他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词汇来描绘场景和表达情感,如“梦启”“诗香缕缕”“乘风破浪”等,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中,产生共鸣。同时,诗歌语言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总的来说,长歌先生的这首诗是对四会诗词学会十年发展的精彩总结和热情赞颂。它不仅展现了诗词学会的辉煌成就和人才济济的繁荣景象,更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相信未来的岁月里,四会诗词学会将在诗歌的海洋中继续破浪前行,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三)
文/长歌
松轩立帜十周年,
迈向征程奋举鞭。
岁月峥嵘光史册,
辉煌炫耀誉荣添。
兰亭逐梦开新境,
阆苑吟芳著伟篇。
不忘初心承使命,
精诚写志势惊天。
点评词:
《评<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三)>》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长歌先生的《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三)》以豪迈激昂的笔触,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献上了一曲壮丽的颂歌。全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诗词学会的深厚敬意和对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开篇“松轩立帜十周年,迈向征程奋举鞭”,直接点明主题,“松轩立帜”形象地描绘出诗词学会在十年前树立旗帜、开创局面的豪迈情景。“迈向征程奋举鞭”则展现出学会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仿佛能看到学会成员们在新的征程上奋力鞭策、砥砺前行的身影。这两句不仅奠定了整首诗昂扬向上的基调,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学会十年来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岁月峥嵘光史册,辉煌炫耀誉荣添”,回顾过去的十年,“岁月峥嵘”一词生动地描绘出学会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而“光史册”则表明学会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载入史册,成为珍贵的文化记忆。“辉煌炫耀”进一步强调了学会的光辉成就,“誉荣添”则突出了学会在社会上赢得的广泛赞誉和荣耀,使学会的形象更加高大和光辉。
“兰亭逐梦开新境,阆苑吟芳著伟篇”,“兰亭”和“阆苑”通常都是文人雅士聚会和创作的高雅之地,这里借指四会诗词学会。“逐梦开新境”表达了学会成员们追求梦想、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决心,为诗词创作开辟了新的境界。“吟芳著伟篇”则描绘了诗人们在学会中吟诵佳作、创作伟大篇章的情景,展现出学会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卓越的创作成果。
“不忘初心承使命,精诚写志势惊天”作为结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不忘初心”提醒着学会成员们始终铭记成立之初的初衷和理想,“承使命”则强调了他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诗词文化的重要使命。“精诚写志”表达了诗人们以真诚和专注的态度书写志向,而“势惊天”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出他们的决心和气势,给人以震撼和鼓舞。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整首诗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开头点明学会成立十周年并展现其奋进之态,中间回顾历史成就、描绘当前创作盛况,结尾则强调初心使命,展望未来,一气呵成,环环相扣。这种结构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情感表达更加顺畅,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思路和情感变化。
韵律方面,诗歌押韵和谐,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在诵读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和力量。
从语言运用上看,诗人运用了丰富而生动的词汇,如“立帜”“举鞭”“峥嵘”“炫耀”“逐梦”“吟芳”等,使诗歌充满了活力和张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岁月峥嵘光史册,辉煌炫耀誉荣添”“兰亭逐梦开新境,阆苑吟芳著伟篇”,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节奏感,使诗歌更加优美和精致。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对四会诗词学会十年发展的赞美,更是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呼唤。当今社会,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诗词学会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诗人通过这首诗,鼓励学会成员们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精湛的技艺,为诗词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长歌先生的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富有内涵、艺术精湛的佳作。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四会诗词学会十年来的辉煌历程和美好未来,给人以启迪和鼓舞。相信未来的日子里,四会诗词学会将在传承和创新诗词文化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四)
文/长歌
玉城雅韵漫芳香,
十载传承谱伟章。
骚客文坛舒凤舞,
俊贤艺苑竞龙翔。
豪情逸兴吟佳境,
妙笔丹心咏国强。
不负韶华当劲旅,
如歌岁月赋琳琅。
点评词:
《评<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四)>》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长歌先生的这首《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四)》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将四会诗词学会十年来的辉煌成就与美好愿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全诗格调高雅,情感充沛,用词精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深的触动。
诗的开篇“玉城雅韵漫芳香”,以“玉城”指代四会,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地域环境。“雅韵漫芳香”形象地描绘出诗词的优美韵味如同芬芳的香气一般,在这座城市中弥漫开来,让人感受到诗词学会所营造出的浓厚文化氛围。
“十载传承谱伟章”,简洁明了地指出了诗词学会十年来在传承诗词文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谱伟章”三个字凸显了这一过程的伟大与不凡,让人对学会的功绩肃然起敬。
“骚客文坛舒凤舞,俊贤艺苑竞龙翔”,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骚客和俊贤比作凤凰和蛟龙,展现出他们在文坛和艺苑中尽情展现才华、自由驰骋的豪迈姿态。“舒凤舞”和“竞龙翔”不仅富有动态美,更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让人仿佛看到了众多文人墨客在诗词的天地里竞相绽放光彩的繁荣景象。
“豪情逸兴吟佳境,妙笔丹心咏国强”,进一步深入刻画了诗人们的创作状态和情感表达。“豪情逸兴”描绘出诗人满怀激情、兴致高昂地吟诵美好的境界,而“妙笔丹心”则突出了他们以精妙的笔触和赤诚的真心歌颂国家的强盛。这种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对国家的热爱相结合的表达,使诗歌的内涵得到了升华,体现了诗人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不负韶华当劲旅,如歌岁月赋琳琅”作为结尾,充满了激励和展望。“不负韶华”提醒着人们要珍惜时光,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当劲旅”则表明了要成为诗词领域的中坚力量。“如歌岁月赋琳琅”将过去的十年岁月比作一首动听的歌,而诗人用琳琅满目的佳作来记录和描绘这段美好时光,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好的回味。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开篇营造氛围,引出主题;中间具体描绘诗人的风采和创作情怀;结尾抒发志向,展望未来。整首诗起承转合流畅自如,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脉络和思想逻辑。
韵律方面,诗歌押韵工整,读起来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平仄的搭配恰到好处,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吟诵性,使读者在诵读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诗词的韵律之美。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诗人善于运用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如“漫芳香”“舒凤舞”“竞龙翔”“赋琳琅”等词语,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在脑海中构建出丰富多彩的场景。同时,对仗的巧妙运用,如“骚客文坛舒凤舞,俊贤艺苑竞龙翔”“豪情逸兴吟佳境,妙笔丹心咏国强”,不仅使诗句在形式上更加整齐美观,也在内容上相互呼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备受关注,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四会诗词学会十年来的坚持和努力,不仅为当地文化建设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为弘扬中华诗词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这首诗既是对过去十年的总结和赞美,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和呼唤,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诗词创作和文化传承的事业中来。
总的来说,长歌先生的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严谨的结构和动人的情感,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献上了一份珍贵而厚重的礼物。它不仅展现了诗词学会的辉煌成就,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相信未来的日子里,四会诗词学会将继续在诗词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化篇章。
(五)
文/长歌
绥江碧水浪花飘,
四会诗坛谱玉谣。
翰苑耕耘成果硕,
兰亭逐梦凯歌嘹。
同将雅兴舒心志,
共展豪情赋锦标。
十载辉煌欣庆贺,
笑迎来日胜今朝。
点评词:
《评<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五)>》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长歌先生的《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咏怀(五)》犹如一首激昂欢快的颂歌,以其优美的语言、饱满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这一重要时刻献上了最诚挚的祝福与赞美。
诗的开篇“绥江碧水浪花飘”,以绥江这一独特的地理景观入诗,为全诗营造出了一种灵动而优美的氛围。“碧水”展现了绥江河水的清澈,“浪花飘”则赋予了绥江动态的美感,仿佛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同时也为下文对诗词学会的描绘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
“四会诗坛谱玉谣”,直接点明主题,将焦点聚焦在四会的诗坛。“谱玉谣”一词用得精妙,“玉”象征着美好和珍贵,意味着四会诗坛创作出了如美玉般珍贵而美妙的诗篇,展现出对四会诗坛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赞扬。
“翰苑耕耘成果硕,兰亭逐梦凯歌嘹”,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四会诗词学会在文学创作领域的辛勤付出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翰苑耕耘”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们在文学园地里默默耕耘的情景,他们不辞辛劳,努力创作。“成果硕”简洁有力地肯定了他们的努力所换来的显著成就。“兰亭逐梦”则借用兰亭这一文化符号,象征着诗人们对高雅艺术和美好梦想的追求。“凯歌嘹”则以激昂的声音传达出他们在追梦道路上取得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同将雅兴舒心志,共展豪情赋锦标”,体现了诗人们志同道合的情怀和共同的追求。“同将雅兴”和“共展豪情”表达了大家拥有相同的高雅兴趣和豪迈情感,“舒心志”和“赋锦标”则表明他们通过诗词创作来抒发内心的志向,追求卓越的艺术成就。这两句充分展现了诗人们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十载辉煌欣庆贺,笑迎来日胜今朝”作为结尾,既对过去十年的辉煌成就表示了欣喜的祝贺,又对未来充满了乐观的期待。“十载辉煌”是对学会发展历程的高度概括,让人不禁回想起这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和种种成就。“欣庆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祝福之情。“笑迎来日胜今朝”则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这种对未来的信心和憧憬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整首诗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开头以绥江的美景引出诗坛的话题,中间具体描述诗坛的耕耘与成就、诗人们的共同追求,结尾则总结过去十年并展望未来,结构紧凑,过渡自然,使诗歌的表达一气呵成,毫无拖沓之感。
韵律方面,这首诗押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可读性,使读者能够在诵读中更好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从语言运用上看,诗人用词精准、生动,富有表现力。通过“碧水”“浪花”“玉谣”“凯歌”“雅兴”“豪情”等词汇,营造出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氛围,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翰苑耕耘成果硕,兰亭逐梦凯歌嘹”“同将雅兴舒心志,共展豪情赋锦标”,使诗句在形式上更加整齐优美,内容上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对四会诗词学会的赞美,更是对诗词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积极推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四会诗词学会十年来的坚持和努力,为传承和弘扬诗词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首诗也是对这种文化坚守的肯定和鼓励。
综上所述,长歌先生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一首祝贺四会诗词学会成立十周年的佳作。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词学会的辉煌成就和无限潜力,也让我们对诗词文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相信未来的日子里,四会诗词学会将继续在诗词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创造出更多的辉煌,为中华诗词文化的繁荣发展增添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