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品古韵】4254 一首用生命写就的绝唱 作者║阿春(辽宁)主播║倾倾

【诗与大地 春品古韵】
一首用生命写就的绝唱
—— 鉴赏文天祥的《扬子江》
版主║作者║阿春(辽宁)
主播║倾倾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民族英雄,文学家。号文山,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
文天祥以状元之才入仕,却在国破家亡时,散尽家财,举兵抗元。
其诗《过零丁洋》《正气歌》,字字泣血,句句丹心,被誉为“诗史”。他以笔为剑,以血为墨,在诗词中铸就了一座忠贞的精神丰碑。
《扬子江》一诗,是文天祥用生命写就的“指南录”。1276年,文天祥从元军手中,九死一生逃归,途经扬子江时 ,将流亡的绝望与复国的炽热,凝成28字的绝唱。
扬子江
宋.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几日随风北海游”,1276年,文天祥被元军扣押北上,途中经海上漂泊,如风中飘萍。“北海”,指元军控制的北方。一个“游”字,既写被迫流亡的无奈,又隐忍不甘。彼时,南宋已降,他却以囚徒之身谋化逃脱,这份“随风”的被动,反衬出他内心的主动抗争。
文天祥的“北海游”,将苦难化作信仰的磨刀石,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不在脚下,而在心向何方。
“回从扬子大江头”,“回从”二字 ,是绝境中的峰回路转。文天祥从镇江脱险后,绕道北海重返长江,扬子江成为他南归抗元的起点。
地理的“回”,亦是精神的“归”;即便山河破碎,他仍将长江视为南宋命脉的象征。江水滔滔,冲刷着诗人的屈辱,也激荡着复国的希望。
“臣心一片磁针石”,“磁针石”三字,是文天祥的惊天自喻。1276年,南宋朝廷已经降元,他却以“南宋使臣”的身份,拒绝向元称臣。
“磁石”指“南”的物理特性,被他升华为精神图腾: 即使被囚于元大都地牢三年,受尽威逼利诱,他仍以“心指南宋” 为生命的锚点。
此句看似写物,实则剖心: 磁针被外力拨动,仍有复位的坚韧,恰似他“九死犹未悔”的忠贞。
“不指南方不肯休”,“不肯休”三字,力透纸背,是文天祥最后的倔强。1279年崖山海战,十万南宋军民投海殉国。文天祥在元大都獄中听闻噩耗后,写下“唯有丹心难灭” 的绝笔。
此句中的“南方”,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精神归宿的象征。即使南宋已亡,他仍面南而坐,绝食明志,用死亡完成 “不指南方”的终极反抗。
屈原曾叹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天祥的 “不肯休”,恰是这种求索的悲壮延续。
文天祥的《扬子江》,是用生命写就的绝唱,成为绝境中的火把,照亮了南宋最后的黑夜,也映照着今人心中的荒原。
2025.3.26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主播简介】
倾倾,辽西蒙古贞人,多才多艺,喜欢戏曲,酷爱朗诵艺术。愿意用声音走进诗文的内核,与心交流,触摸人间冷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