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溪流》(摘录19)
——书 缘
作者:翟 友
主播:飞 星
与书结缘,是我一生的幸事。
我喜欢书,那是60多年以前的事了。大约是在1958年冬天吧,读小学三年级的我暑假中,有一天与几个小伙伴儿一起,到翟德老哥家去玩儿。玩儿着玩儿着,看见他家的大红板柜上有一本厚厚的书,已经没有书皮了。我随手翻翻看看,发现是一本打仗的书,内容是写解放军小分队打土匪的故事。我一下就被书的内容吸引住了,问翟德老哥书的名字,老哥说叫《林海雪原》。我当即就借了这本书,拿到家里,黑天白夜的连轴转,用三天时间就看完了这本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从此以后,我与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个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非常贫乏。一两个月的时间如果能够看上一场电影,就是非常稀罕的事,这还包括走五六里的路到外村去看。于是,搜罗着找书看,就成了村里青壮年们分享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了。解放初期那些年,农村生活普遍贫困,能流动到农民手中的书就更少了。到了1960年代初,村里人们还在抢着看《隋唐演义》等一些石刻、木刻板的线装软黄纸的残缺不全小说呢。逐渐的,《平原游击队》《红岩》等一些现代革命题材的长篇小说陆续出版 ,人们就开始争抢着读这些长篇小说。这是当时农村青年中涌动着的一股潮流,对青年也是正能量的塑造。
这种潮流携裹了我 ,在这个时段我读了几十本长篇小说,书中的革命英雄人物感染了我,也同步铸造着我那由少年向青年转型时期的灵魂。
我读书着了迷,成了瘾,青年时担任宣传部门的理论干部,读了十几本理论书籍,也涉猎了一些历史、社会学、中国文学大家的作品。走下工作岗位后,二十多年来,又读了五十多部外国文学名著。
至今,七老八十了 ,总算过够了读书的瘾。好歹说来眼睛也花了。现在正戴着花镜读俄国列·托尔斯泰的《复活》,但愿读书瘾永远“复活” ,可能吗?梦境吧!
作者:翟 友,微信名:闲云野鹤。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退休。曾任昌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山海关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秦皇岛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主播:马强,网名:飞星,沈阳铁路局锦州供电段山海关供电分段退休。 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秦皇岛朗诵艺术团成员,京津冀头条编辑部秦皇岛头条主播,秦皇岛朗诵协会会员。热爱生活,喜欢朗诵,愿为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生活放声吟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