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调敬怀弘一法师
作者:卞文峰
导师:马云峰
01.满江红·敬弘一教育贡献
杏坛驰风,
倾心血、滋兰树蕙。
传西学、乐歌新韵,
启蒙心智。
言传身教培桃李,
知行并重开新纪。
望杏坛、嘉绩永流芳,
声名起。
怀宏志,
扬真理;
倾大爱,
培才思。
看高徒辈出,
德才双美。
教育革新功绩著,
精神引领光芒炽。
敬前贤、风范永流传,
千秋记。
02.如梦令·敬弘一戏曲贡献
曾演文明新戏,
传播思潮声里。
粉墨诉兴亡,
唤醒世间心智。
铭记,
铭记,
戏史永留佳艺。
03.清平乐·敬弘一书法贡献
笔锋灵动,
墨韵千秋颂。
朴拙空灵书道中,
意境超凡入圣。
碑帖融会贯通,
自成独特书风。
后世临摹无尽,
墨香岁月长浓。
04.水调歌头·敬弘一佛教贡献
俗尘一朝舍,
佛海证菩提。
弘扬律学精义,
戒范树高堤。
倡导慈悲平等,
普度苍生迷径,
慧雨润心溪。
妙法传今古,
德泽永相依。
阅经卷,
修禅定,
志难移。
梵音袅袅,
照亮尘世万千期。
抛弃浮名虚利,
秉持清规真谛,
圣德与天齐。
后世同瞻仰,
风范永留题。
05.采桑子·敬弘一绘画贡献
西洋东土同融处,
逸笔传神。
逸笔传神,
画里风情韵味醇。
写生开创先河路,
妙技如神。
妙技如神,
画史长留功绩存。
06.鹧鸪天·敬弘一古诗词贡献
雅韵清词意万千,
宛如珠玉落心田。
抒情写景皆成趣,
咏物言怀尽是篇。
承古韵,
创新言,
诗林翘楚领骚坛。
华章璀璨传今古,
后世同歌岁月绵。
07.水龙吟·弘一法师美学与艺术理念传播
西洋东土融思,艺林理念开新宇。
乐歌传韵,丹青焕彩,书坛凝趣。
“器识”为先,德才兼育,匠心独具。
看多元风格,百花齐放,皆承继,公思路。
遥想当年创举,启蒙时、众人倾慕。
精神引领,思潮激荡,艺途增煦。
岁月悠悠,典范长在,永垂佳誉。
盼今贤继志,弘扬妙法,展千秋煦。
08.菩萨蛮·弘一法师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
慈悲善念心头住,赈灾济困倾甘露。
义卖聚资财,帮扶苦难哀。
言传兼身教,大爱人间绕。
善举启新程,德馨千古鸣。
09.满江红·弘一法师文化交流
佛海扬帆,弘律学、远传西国。
凭妙论、异邦倾慕,共研经册。
艺界交流开盛景,中西互鉴添新墨。
看如今、文化绽奇葩,齐欢怿。
传古韵,声名赫;收众善,胸怀廓。
念前贤功绩,永垂丹册。
国际往来增友谊,古今传承辉河伯。
望未来、薪火永绵延,同欣获。
10.沁园春·弘一法师精神传承
慧海明灯,照亮尘寰,指引迷程。
念超凡脱俗,追寻真谛;
慈悲济世,普度苍生。
妙语箴言,佳篇杰作,启人心扉岁月鸣。
千秋下,仰高贤风范,无限崇敬。
时光流转迁更,而公之精神愈焕荣。
看后昆继志,传承德艺;
世人思慕,砥砺心灵。
生命探寻,价值思索,皆得公之妙理行。
瞻前路,愿精神永耀,万代同馨。
附李叔同简介(1880-1942),祖籍浙江平湖,是中国近代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人物。
早年经历:188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富贵人家,父亲李世珍是同治年间进士,后在吏部任职。李叔同幼年丧父,在家排行第三,幼名成蹊。他从小接受封建文化教育,拜名士赵幼梅和唐静岩分别修习诗词、书法,还熟读《古文观止》《左传》等经典。1895年进入天津辅仁书院,1897年奉母命娶俞氏为妻。戊戌变法失败后,因被指为康有为、梁启超同党,于1898年奉母搬至上海,加入“城南文社”,与许幻园等结为“天涯五友”,还组织了“上海书画公会”。
离乡求学:1901年,李叔同到上海南洋公学读书,成为蔡元培学生,期间多次获得征文比赛一等奖。1904年,他在上海出演多部京剧剧目。1905年至1910年,前往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洋画和音乐,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出国学习音乐绘画的知识分子,在日期间创立了“春柳社”,并出演《茶花女遗事》中玛格丽特一角,还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
归国任教:1910年回国后,李叔同先后在天津高等工业学堂、上海城东女校任教,还担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并加入南社,发起成立文美会。1912年7月,他前往杭州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图画音乐教员,后学校改名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李叔同留任,期间创办了《白阳》校刊,成立“洋画研究会”,并首次在教学中安排人体写生课,1915年还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职。
皈依佛门:1916年,李叔同因对佛教兴趣渐浓,前往虎跑寺断食,此后开始吃素礼佛,萌生出家念头。1918年正月十五日受三皈依,七月十三日落发,后前往灵隐寺受戒,正式成为佛门中人,法名演音,号弘一。出家后,他先后在精严寺、海潮寺、玉泉寺、虎跑大慈寺等地修行,深入研究律学,著有《戒相表记》等作品,还对《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进行勘校补释。
艺术成就:李叔同在书画篆刻方面,其书法风格独特,早期追求劲健潇洒,后期趋于平淡质朴;绘画上,他是中国最早学习西洋画的人之一,擅长油画、水彩画等;音乐领域,他是中国近代学堂乐歌的重要推动者,创作了《送别》《我的国》等经典歌曲,还编写了许多音乐教材;戏剧方面,他是中国早期话剧的奠基人之一,“春柳社”的创立者之一,其表演风格细腻真实,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教育上,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期间,培养了丰子恺、刘质平等众多优秀艺术人才。
卞文峰老师简介:
教育名家、收藏大家、优秀作家、著名诗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60——)
•学术历程:从事中学教育20年(33岁破格中高)后到教育智库(中央教科所民办教育中心任职)和南洋教育集团、教育科学出版社系统任职,深耕教育四十五载。
• 学术建树:著书18部,发文3800篇,推广和践行幸福教育体系,被誉为"最接地气教育家"。
• 文化担当:华夏珍宝馆掌门,十七类六万八千件藏品的文化守护者。
• 社会兼任:横跨教育战略、隔代教育、超常教育、幸福教育等多领域学术要职。
• 文学修为:日照市作协会员,《中华好诗词》编委、理事,词作入宗词林正韵,除教育和收藏主业外,其散文和古诗词创作有深厚功底,颇有见树。
编者简介:王凤,笔名艾兰,曾用笔名蓝雪花,山东济南人。爱好:中医养生,写作,网络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