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木棉有个约会作品系列
(一)
文/ 萧明广
岭海多木棉。或生于郊野溪旁,或长于通衢街巷。《永乐大典·广州府志》云:“木棉树,高四五丈,花殷红大如瓯,花时如锦漫天。” 清番禺人屈大均对南粤遍地木棉记述尤其精妙。屈氏所著《广东新语》云:“木棉……南海祠前有十余株最古,岁二月,祝融生朝,是花盛发,……光气熊熊,映颜面如赭。”花开时节动江关,惹得骚人墨客诗赋不绝如缕。
这是一棵挺立于我们社区的木棉。它挺拔向上,直刺云天,像一位威武的勇士,护卫着一方热土。我们期待一声唿哨,一簇烈焰。盼着盼着它就英姿飒爽爆裂怒放了,赤腾腾,光烨烨,整个社区立马光亮起来。
我们聚集在木棉树下,感受木棉给我们送来的温馨和明丽。凝望满树红云,木棉立即与我们对话。倏然“叭”的一声,落红击中刘Sir额头,再弹跳在Miss 李手上。我们齐声欢呼:“红运当头!” 很快小刘小李结成伉俪,出入成双。又常见小鸟枝头鸣唱。大韩小韩父子正在欣赏小鸟与花蕊亲吻,只听得“喳”的一声小鸟振翮高飞,一抹白屎飘挂在小韩嘴角。我们哄然大笑。小韩窘迫得不知所措,大韩却不无幽默,说是“喜(屎)兆祥瑞。”是年高考小韩得中本A 。
很多时候社区无故事。不是乏善可陈,而是社区本身处于祥和、欢乐、幸福的气氛围之中。木棉花开了,木棉花谢了,木棉绿叶如茵了,木棉树更壮实高大了,护卫社区的安宁与稳定,呵护百姓大众的平安与健康。即使朔风凛冽,挺立仍然是木棉的最佳姿势,它在铸锻品格,在打造品位,在积聚力量,蕴发来年更大的春事。
木棉树人称英雄树。木棉是广州的象征,当仁不让成为光荣的市花。那一年叶帅重返广州(叶帅是新中国第一任广州市市长),八旬老人直面满树火龙,愉悦地伫立在木棉树下,诗兴大发而不能止。我们从“英雄花照一劳人”诗句中读出,年高德劭的叶帅极为谦逊,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兢兢业业为民办实事的人。
木棉热爱土地,根扎得很深,挺拔伟岸,花繁叶茂,精神饱满,阔大而又深刻。我们认真读一读木棉吧!木棉会洗净我们脑子中的某个斑点或污渍,能斩断我们性情中的某一段劣根。
我们干脆在树下添置石桌石凳,或在午间分享树荫的清凉,或在星光下畅饮花蕊的芬芳,甚至如伞如盖的木棉成为我们的聊天吧。
社会在前进,经济在发展,不知不觉中,社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本思想,人文精神,健全人格,终身学习,先进文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新的理念; 各种活动小组,各种兴趣爱好小组,如社区英歌队、社区醒狮队、社区合唱队、群众性摇滚健身团队,各自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采。更多的是付诸行动和履行社会职责,比如,当某地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后,我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奉上我们一份爱心,绝不像是西方某些人一样幸灾乐祸,甚至采取攻讦态度。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做人不能“CNN”,做人要做大写的“人”。
我们都很忙,或打工,或做生意,或上班,或上学,或看护儿童,人各其位,人各其责,生活却多姿多彩,丰富而充实。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一月又一月过去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一茬又一茬儿童在成长,一茬又一茬少年在成熟,一茬又一茬青壮年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木棉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与木棉相邀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木棉在我们心中。我们在木棉梦中。
萧明广,广东梅州人。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