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荷文学社江西采风活动圆满成功

3月22日,红荷文学作家一行14人走进位于江西余干的赣江风酒厂,开启了一周的采风活动。
赣江风酒厂以生产竹筒酒、芡实酒、果酒及养生酒为主业。采用传统的手工工艺,配以祖传秘方制作而成。每一道工序,每一滴酒都凝聚着该厂厂长李德斌及夫人张琼的一腔热血和深深的情怀。

“将自家四代人酿酒的手艺传承下去,做良心酒,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是李德斌少时的梦想,也是他们夫妇共同的愿望。

采风团到达赣江风酒厂时,他们用当地最隆重的仪式——鄱阳渔鼓迎宾礼迎接了大家。醒目的红色条辐,热烈的掌声,响彻云霄的锣鼓声,无不透着主人的热情和真诚。大家被这浓浓的情谊感动着,也被这激昂的气氛感染着,随行的作家们忍不住接过鼓锤敲打着大鼓,回应着主人的热情。


座谈会上余干县文化馆长、作协主席徐宏志先生介绍了余干的文化历史、作协的相关情况,并探讨了“鄱阳湖、大运河”文学交流事宜;余干县舞动时代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巾帼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末荣女士对到访的作家,表示热烈的欢迎;红荷文学社社长孙秀君女士,对这个隐藏在乡野间的酒厂谈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她说:“赣江风酒厂酿造的不仅仅是酒,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和情怀。”

赣江风酒厂厂长李德斌作为“三塘李铺”酒坊的第四代传承人,给大家介绍了竹筒酒的历史演变与传承。据说,此酒以优质稻米、湖水为料,经“三蒸三酿”之法酿造而成,于明洪武年间,被朱元璋定为军中用酒。明嘉靖年间,因酒质清冽、回味悠长,被钦定为御用贡酒,岁贡百坛。整个座谈氛围热烈、欢快、祥和。

座谈会后,大家参观了酿酒现场、酒窖,并在竹林里,实地听取竹筒酒的酿造与生产流程。作家们无不感叹,酒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赣江风酒厂采风活动结束后,红荷文学社的作家们,又于3月23日赴婺源进行参观学习。他们先后参观了李坑、江湾、晓起、汪口等一些千年古村,大家一起赏水榭楼台,粉墙黛瓦的古建筑;看九曲十弯,焦泉浸月,柳碣飞琼的水乡景致;感野碧风清,花团锦簇的自然风光。每位作家都收获满满,尽兴而归。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