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美丽查干湖》作者:张顺富

在优美的文字中邂逅查干湖
杨伯良
《美丽查干湖》,收录了顺富先生查干湖系列散文60篇,出版后反响很大,被评为吉林人民出版社2024年度好书。
阅读《美丽查干湖》,感觉邂逅了上天一颗遗落人间的明珠,那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阅读的兴趣和专注的目光。
当我翻开她的那一刻,就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被查干湖的波光粼粼与风土人情所环绕的世界。
起初,我只是被书中那些精美的词句所吸引,可越往下读,就越发沉醉于顺富先生笔下查干湖的每一处景色、每一个故事之中。
读后,细细思考,感觉有以下特点: 一是故土深情 阅读《美丽查干湖》,我发现顺富先生的生命与生活都跟查干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从小在湖畔长大,查干湖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道水波都深深烙印在他的生命里。他熟悉这里的每一株草木,知晓每一个角落里藏着的故事。
在他的回忆里,童年是在湖边抓蝈蝈、逮蜻蜓、挖苣荬菜中度过的,湖水的潮起潮落,见证了他的成长岁月。我想正是自幼便扎根心底的熟悉与热爱,成了他创作的强大动力。
顺富先生对查干湖的情感,不仅仅是对故乡山水的眷恋,更是一种赤子情怀的体现。在他的笔下,查干湖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那么珍贵。他用文字描绘出家乡的变迁,从曾经的质朴渔村,到如今的旅游胜地,每一个变化都饱含着他的关注与深情。这种情感,早已超越了个人的范畴,上升到了对家国的热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查干湖,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 二是自然生灵的颂歌 在《美丽查干湖》中,顺富先生对查干湖的自然生态的描写细致入微,仿佛将查干湖的一草一木、一鸟一鱼都带到了读者眼前。
在《碱蓬草》里,顺富先生这样写道:“春天,碱蓬草毛茸茸地钻出盐碱地,几次春雨滋润后,变成团团绿球,给查干湖畔洒满了绿色的星星;初秋,碱蓬草在秋天果实催促下,变成了红色,远远看上去,如彩霞落地,给查干湖畔铺上了红地毯,让湖畔色彩斑斓……,春绿秋红的碱蓬草,是查干湖畔百观不厌的绝美风景”。这段描写,让碱蓬草的形象跃然纸上,从春天的嫩绿到秋天的火红,碱蓬草随着季节的更替展现出不同的美,也让我们看到了查干湖湖畔色彩的变幻。
除了植物,书中对动物的描写也十分精彩。他这样描写绵羊:“我家养过许多只绵羊,其中有一只绵羊,它的毛像雪一样洁白,眼睛像黑宝石一样明亮。我经常带着它到湖边的草地上吃草,它总是紧紧地跟在我身后,就像我的小尾巴。”又这样描写红骏马:“那匹红骏马,浑身的皮毛红得像火一样,它的鬃毛随风飘动,仿佛燃烧的火焰。它的眼睛炯炯有神,透露出一股不羁的野性。”红骏马的存在,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更象征着查干湖人民勇敢、自由的精神品质。
顺富先生通过这些对自然生灵的描写,不仅仅是在展现查干湖的美丽风光,更是在呼吁人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其他描写动物的文章中,顺富先生都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我们意识到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她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她们。
当我们阅读这些篇章时,会不自觉地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这便是顺富先生文字的力量; 三是细节中的湖畔生活 顺富先生对湖畔生活的细节描写同样精彩绝伦,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查干湖的岸边,亲身感受着那里的生活气息。
用生动的文字描绘了大雁迁徙的壮观场景:“天空中,大雁们振翅高飞,它们的叫声划破长空,仿佛在诉说着对远方的向往。那整齐的队形,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天空中留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写丹顶鹤在浅滩上觅食的情景:“丹顶鹤迈着修长的双腿,优雅地在水中踱步,它们的长喙不时地插入水中,捕捉着小鱼和小虾。偶尔,它们会伸展翅膀,翩翩起舞,那优美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中最杰出的舞者。”这些描写充满了查干湖特有的风情趣味和勃勃生机。
再比如对蝈蝈的描写,顺富先生回忆起童年在湖边抓蝈蝈的经历,将蝈蝈的形态、叫声以及捕捉时的情景都描绘得十分生动 。“蝈蝈生长环境优越,自然长得雄壮,查干湖蝈蝈叫声宽润、悦耳、洪亮,让人听起来心儿开阔、愉悦、轻松。”这样的描写,让我们对蝈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能感受到顺富先生童年时在湖边的快乐时光。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湖畔生活的独特魅力。她们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们通往查干湖生活的大门,让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顺富先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通过这些细节,我们仿佛能看到顺富先生在湖边奔跑嬉戏的身影,听到他与伙伴们的欢声笑语,感受到他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四是乡土文化的挖掘 《美丽查干湖》不仅是对自然风光和生活细节的记录,更是对乡土文化的一次深度挖掘。
顺富先生的文字,或怀旧,或念新,所抒发的都是真情实感,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乡土气息在文章中的弥漫,是需要文化视野和思想理念作为基石的。
在《家乡的年》中,顺富先生回忆了家乡过年时的种种习俗,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到除夕夜的团圆饭,再到正月初一的拜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做过年的准备,扫尘、杀猪、磨面、蒸豆包、做粘糕、炸麻花、炸馃子……”这些熟悉的场景,勾起了无数人对家乡过年的回忆,也让我们看到了查干湖地区独特的年俗文化。
顺富先生善于在 “事” 和“情”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挖掘出“理”与“道”,增强了文章的深度。在《谷子》一文中,顺富先生从种植谷子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种谷子,要选好种子,选好地,还要适时播种,精心管理,才能有好收成。
人生也是如此,要选好自己的道路,把握好时机,努力奋斗,才能收获成功。”这种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道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查干湖的乡土文化,还能获得人生的启示; 五是语言清新质朴,细腻生动 顺富先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字充满了诗意。在描写碱蓬草时,顺富先生将春天的碱蓬草比作“绿色的星星”,把秋天的碱蓬草形容成“彩霞落地”,这些形象的比喻,让碱蓬草的美,更加直观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顺富先生还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勾勒出查干湖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写作手法上看,顺富先生巧妙地将叙事、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在叙述童年趣事和家乡变迁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他对查干湖的热爱。
而在描写自然生态和乡土文化时,又适时地发表议论,引发读者对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思考。这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既有故事性,又有思想深度。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自然之美,忘记了家乡的那份温暖与牵挂,也忽视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而《美丽查干湖》就像是一阵清风,吹进了人们忙碌的生活,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与家乡的关系。它让我们明白,自然是人类生活的根基,家乡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我想,无论是自然风光爱好者,还是对人文历史有浓厚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都极具阅读价值。它不仅能让我们领略查干湖的绝美风光,更能引领人们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感受当地人民的勤劳善良与坚韧不拔。 总之,《美丽查干湖》绝非普通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散文集,它是顺富先生对这片土地深沉热爱的情感结晶。
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深切感受到顺富先生对查干湖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湖水、每一个传说都满怀敬畏与深情。这份真挚情感宛如一条无形纽带,紧密连接读者与查干湖,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情不自禁被查干湖的美丽与魅力征服,进而对这片土地心生向往。
阅读《美丽查干湖》这本书,如同开启一场触动心灵的旅行,让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寻得一片宁静栖息地,促使人们对大自然的美丽与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有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相信每一位读过《美丽查干湖》的读者,都会随着阅读踏上这场美妙的文字之旅,亲身感受查干湖的独特魅力,都会被其深深吸引并为之感动,在心底留下对查干湖的美好记忆。
2025年3月25日
写于天津市古运河畔静心堂

【杨伯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静海区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协签约作家,天津市作协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天津作协签约作家,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十届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先后受到中宣部、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全国妇联等部门表彰。先后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60多万字,有50多篇作品入选各类文本,曾获得孙犁散文奖:梁斌小说奖;鲁黎诗歌奖等40多个奖项。出版文学著作数十部;有100多幅画作,被多个国家和数十个省市领导和友人收藏。】
编辑制作: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