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寻迹猛犸象公园
文:刘连成
2016年7月12日午餐过后,我们怀揣着对下一段旅程的期待,登上了前往满洲里的大巴。车轮滚滚,窗外的草原如绿色的绸缎般向后延展,而途中的第一个景点——猛犸象公园,正等待着我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猛犸象,这种曾经称霸地球的古脊椎动物,又称长毛猛犸象,是适应寒冷气候的巨兽。在遥远的过去,它们是世界上体型最庞大的动物之一,身姿宛如移动的小山。大约一万年前,随着冰川时代的落幕,猛犸象陆续灭绝,它们的消逝成为了那个时代结束的标志。“猛犸”一词源于鞑靼语,意为“地下居住者” ,它们比现今的大象大出两倍有余,体重可达8吨,庞大的身躯彰显着曾经的霸主地位。回溯到480万年前,猛犸象与亚洲象由相同的祖先分支而下,各自开启了独特的演化之路。而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彻底告别了这个世界。
1980年4月,内蒙扎赉诺尔露天矿的工人在达兰鄂罗木古河道进行剥离作业时,意外地翻开了历史的书页——发现了猛犸象古生物化石,这具化石被命名为1号化石。同年5月15日凌晨,命运再次垂青这片土地,2号化石在露天矿现身。7月,2号猛犸象化石正式出土,其完整程度高达70%,身高4.75米,体长9米,门齿长度3.1米,根部直径1.1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古象化石标本中最大的一具。这具珍贵的化石,如同一位穿越时空的使者,带着远古的气息,先后前往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巡展,让世界为之惊叹。1984年春天,扎赉诺尔矿务局露天矿再度传来喜讯,3号猛犸象化石被发现,至此,扎赉诺尔当之无愧地获得了“猛犸故乡”的美誉。
当我们踏入了猛犸象公园景区那一刻,仿佛时间的齿轮开始倒转。一群群栩栩如生的猛犸象雕塑映入眼帘,它们身姿矫健,仿佛正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从远古的迷雾中缓缓走来,将当年的雄姿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雕塑家们精湛的技艺,赋予了这些冰冷的雕塑以生命的温度,每一根毛发、每一道褶皱,都诉说着那个遥远时代的故事。
漫步在公园,草丛中以假乱真的群鹤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它们或振翅欲飞,或低头觅食,或引颈长鸣,姿态各异,为这片充满远古气息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灵动的生机。阳光洒在草地上,光影斑驳,猛犸象雕塑与群鹤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面,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在这里,远古与现代交织,历史与自然相融,每一步都像是在与过去对话,每一眼都能收获无尽的感动。 猛犸象公园,不仅是一个景点,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有机会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大自然神奇的演化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