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几年了,父亲离开时是在一个菊花盛开的季节。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医院做财务工作,五十年代末被错误的停止了工作,下放到老家务农。从没有做过农活的父亲勇敢的接受了命运的挑战,父亲从头学起农活,去生产队和社员们一起参加劳动,在家里他和母亲一起养猪、养鸡换点零花钱,辛勤地培育着我们姊妹四个,那时我们国家还很贫穷,百姓生活艰难,面对繁重的农活和生活的贫困,父亲将所有的困苦默默的承受,将生活的重担艰难地扛起。
面对命运的不公,父亲从没有怨恨过任何人,他始终相信,人只要心存善良、坚持正义,历史会做出公正的裁判。
父亲性格开朗乐观待人和善,和村子里的邻居们相处的特别好。当别人家有了困难时父亲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伸出援助之手,记得邻居家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膝盖上长了疮,很长时间都没愈合最后化了脓,需要每天注射抗生素。我们的村子距离医院有十几路远,就是大队赤脚医生的家也相距有几里路远。那时连个自行车都没有,女孩的腿不能走路每次去注射只能靠她母亲背着,父亲知道她们的难处后决定帮女孩儿注射抗生素,因为父亲在医院工作时也学会了注射的技术。这可乐坏了她们母女俩,从此无论刮风下雨,女孩的母亲每天背着女孩来我家里注射。注射后父亲耐心的将玻璃注射器冲洗后放在开水里煮沸消毒。
记不清父亲为女孩注射了多少次抗生素,女孩的腿终于痊愈了。女孩的全家非常感激父亲,每当父亲看见女孩欢快的又跑又跳的时候,他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长大后我也成为一名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最大的快乐。
父亲是村子里文化最高的人,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到春节前两天,农历的二十八、九。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拿着红纸来我家找父亲写春联,父亲无论自己有多忙都认真耐心地为每一家想着最好最吉祥的词,写上最美的春联。我就坐在父亲的身旁,为父亲研墨汁,将写好的春联放在炕上晾干,然后卷起来交给主人。看着他们拿着写好的春联满意而归的样子,我幼小的心灵就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
父亲做财务工作的能力很强,那时在全公社都是有名的,下放期间父亲经常被公社抽调去做财务工作,无论多么棘手、复杂、没有头绪的账目在父亲的手里,都能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父亲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又有文化,街坊邻居都很尊敬他。记得家族里或邻居的家里产生了家庭矛盾,便都来找父亲去调解。父亲也总是不负所托,每次都能化干戈为玉帛,将每一个家庭的矛盾化解。
父亲人生中最应该有作为的好时光就在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生活中度过了。而他和母亲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兄妹四人渐渐长大成人。
1980年父亲接到通知,他当年是错误的被下放,卫生系统决定恢复父亲原工作职务。回到单位后父亲负责医院的财务和后勤工作。这时父亲已经过了五十岁,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后像是要将这二十几年耽误的时间补回来。他工作不分上班还是休息,只要单位需要父亲随叫随到,我记忆里父亲很少在家休息一个完整的星期天。因父亲工作表现突出,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到了退休的年龄又被单位聘回工作了两年。
父亲退休后闲在家里最喜欢的事情是看报养花,他最喜欢养的花是菊花,他养的一盆菊花每年的秋天都开出紫色的大朵花,分外的好看,惹得邻居们都前来观赏。菊花落后,父亲认真的给花剪枝,定期浇水,施肥。在父亲的精心侍弄下,紫色的菊花每年都开得娇艳灿烂,菊花给父亲的晚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现在回想起来才悟懂了父亲特别喜欢菊花的原因,父亲不只是喜欢菊花的美丽,他喜欢的是菊花那不畏霜寒,坚韧不拔的品格。
1995年的秋天,父亲患了感冒后咳嗽,呼吸困难用药后仍不见好转,去四平市中心医院检查确诊为中心型肺癌,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如晴天霹雳震得我们兄妹几人头晕目眩,随之巨大的痛苦如潮水般袭来。
回来的路上,坐在车里,我将头转向车窗的那一侧,因为怕父亲看见我泪流满面的脸,我在心里呐喊:“父亲啊,您一辈子吃尽了苦,到了晚年刚享了几年的福,怎么就患上了这种病!”
我好想再向苍天借几年来延长父亲的寿命,让父亲再享受几年幸福生活。可是在可恨的病魔面前却无能为力。我只能为父亲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以减轻他的痛苦。面对病魔父亲表现了异常的沉稳和冷静,他仍然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同病魔进行顽强的抗争。每天和家人、来探视他的亲戚、朋友们谈笑风生。
到了菊花盛开的时候,父亲仍然没有忘记他那盆紫菊花。菊花开了,花朵依然美丽多姿但是颜色却不是紫色的而是白色的!令全家人百思不得其解,这盆菊花每年是开着紫色的花啊,为什么今年颜色突然变了白色的?难道说这花真的有灵性,它知道了父亲的病情,由于伤心退去了它自己的颜色而开出了白色的花?
整个秋天里那一团团一簇簇美丽的白菊花开得凄楚哀婉,带着一种冷艳的美在秋风中怒放,无意的触碰着我心底的伤痛。秋天过去了父亲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洁白的菊花片片飘落似泪光闪闪!
作者简介:白丽华,笔名暖、女、医生,辽宁省作协会员、铁岭市作协会员、铁岭市民协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曾发表于广东《青年作家年鉴》《辽海散文》湖北《映山红》《辽宁个体私营经济》《新农业》《大沽河文学》陕西《精短小说》河北《梨乡潮》《辽宁职工报》《铁岭日报》《铁岭晚报》《铁岭广播电视报》《辽北文学》《金月湖》《太阳山》《中国铁岭网》《感恩家庭情暖铁岭》作品集《晚枫笔韵》《辽宁作家网》等报刊及杂志。曾在县、市、省级文学比赛中获奖,接受过电视台的文学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