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使者 ——李兆福
文 / 刘兆君
自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三十年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崇尚西方文化逐渐成为潮流,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一度被冷落。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实力的增强,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面对滚滚的世界潮流,国人发现被国际化的中国,正面临着丧失本土文化的危机。于是,一些有识之士,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大力提倡学习国学,对国学的复兴、繁荣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新的事态的引领下,小学教师出身的长春市公主岭的李兆福,率先自2011年6月,在公主岭市刘房子镇成立了“孝德践行传统文化中心”。通过创建弟子规学校,向当地各界群众宣讲传统文化,开展国学讲座,几年来演讲百余场,受教者众多。
李兆福老师,在《弟子规》的讲座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以个人的切身改过、力行经历为基础,通过阐发国学经典中的义理,擅长讲解家庭伦理与修己觉悟方面內容,紧密结合日常实际,贴近生活,是传统文化的优秀课程;他的弟子规学校,更是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提供家文化,践行和交流的平台。
李老师在讲解《弟子规》时,主要抓住了以下几方面。
1.孝心至上:《弟子规》强调孝敬父母是做人的第一要务。孝心要表现在语言和行动上,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照顾、关爱等诸多方面。
2.仁爱与友善:李老师教导人们,待人要宽厚和友善,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困难,积极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杜绝岐视欺辱伤害他人。
3.诚实与守信:强调诚实与守信的重要性,要求人们说真话、办实事,不妄言诈语,信守承诺,言行一致。
4.自律和自制:李老师教导大家,通过自我要求,主动遵循规则,约束自己言行,克制自己的欲望与行为,避免偏离目标。
5.敬畏天地与尊重生命:李先生要求人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爱护动物,不杀生,保护大自然。
6.和谐与团结:李老师告诉人们,要与他人和谐相处,保持友好关系,平衡和协调各方面关系,努力协作与配合,学会互助互爱。
以上这些要点,涵盖了《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强调了品德修养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性。
李兆福的国学课堂,通过几年的教学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尤其是体现在道德教育、促进道德认知提升和行为规范上。通过生动案例和现实生活场景的解读,人们将《弟子规》中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从而启迪了智慧,点亮了家庭,和谐了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化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要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高瞻远瞩的论述,使李兆福深受启发,深受鼓舞,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思想智慧、人生哲理和文化品格,今天它正用那新的形象和精神面目,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培养着我们的內心力量。他还说:“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我要做传统文化的摆渡人,用古圣先贤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让人们在学习中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人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
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到传统文化并从中受到教育,李老师走出原来的“弟子规学校”,以社会为课堂,先后巡回近十个省,到多个城市进行讲座,受众人数百万人次。
从2020年开始,李老师在兼顾线下课堂讲座的同时,开辟了线上讲课方式,利用“快手平台”进行直播授课,每次进入直播间听课的多则有近万人。通过连麦互动、解惑答疑,直观地展示了教学效果。
李兆福老师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但仍干劲十足。他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的使命,我要做传统文化的使者,把自己的余生奉献给这一光辉事业”!

个人简介
刘兆君,笔名:见贤思齐,哈尔滨市双城区韩甸镇人。大专学历,曾任中学教师,镇教育办辅导员,民办高校《现代汉语》教师。退休后在哈市学习国学,并给学生家长讲解国学知识,近几年开始写诗作文,有作品在网络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