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明月高悬,皎洁清透。独坐窗前,望月凝思,爸爸微笑地看着我,我也报之以微笑,用目光抚摸他红润的脸庞。爸爸不听话,那年,那日的上午,医生护士围在他的病床前为他输氧测血压打针…忙前忙后,我攥着他的手告诉他配合医生治疗不要睡觉不要睡觉,他一开始还轻哼着答应我,可是,不一会的工夫,爸爸再也无力睁开双眼,慢慢睡着了,任凭我喊哑了嗓子,怎么叫也不醒,泪水,如大雨滂沱,冲垮了生命线,绝堤而来...
2013年中秋节上午,爸爸因病离世,整理遗物的时候,我把他当兵时特制的一只瓷质茶杯拿回家,恭敬地放在影视墙最上角的阶梯上,以防碰坏。杯的内壁纯白色,外壁乳白色,竹节形,高9.5厘米,直径8厘米,杯上面用红字题写毛泽东诗词《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后面写着四行黑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王臣,一九六九年十月一日,於皖南留念。中间镌刻一束白色的梅花,褐色的枝干倔强地挺立于风雪之中,刚毅葱茏,象征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畏严寒百折不挠的龙马精神。茶杯把儿也是竹节形的,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定会象竹子一样,节节高升,生机盎然。圆形的杯盖象征着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抗击外侵,共筑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万家团圆。
1965年,爸爸入伍于安徽省芜湖市,炮兵。军营生活,铸就了他们这些大无畏的热血男儿雷厉风行、勇往直前的钢铁之魂。1969年10月1日正是新中国成立20周年纪念日,团里特意为新入党的战士们制作纪念品——陶瓷茶杯。每人4只同样的杯子。1971年复原时,这四只茶杯跟着爸爸回到老家,他象呵护生命一样呵护着它们。
那年,堂哥应征去当兵。临行前,爸爸把心爱的茶杯送给他一只,并且叮嘱:好男儿志在四方,保家卫国是男儿的天职,国家安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军队就是你的第二个家,爱军队爱战友,不负众望,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你的任务!堂哥深知这只茶杯的来历,庄重地接过来,就象一个新兵接过老兵递给他的神圣使命一样,庄严地给爸爸敬了一个军礼。
9岁那年,开春儿,爸爸白天上班,晚上贪黑干农活。记得一个月华如洗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找不到爸爸,心里特别着急,推醒了弟弟,我们俩拎着烧火棍,出去找爸爸。推开大门,往右走,十几步,我家的园田地,看见爸爸正在刨玉米茬子。我和弟弟特别心疼,蹑手蹑脚走回屋里,从柴堆抓起一把苞米杆,填到灶坑里,点着,刷锅,烧水。我们俩一个忙锅上一个忙锅下,弄得小手小脸黑乎乎的。不到十分钟,水烧开了,沏上一杯爸爸最爱喝的茶,用水舀子来回折,就象我们生病吃药时爸妈给我们折热水一样,不温不凉了,端着给爸爸送去。
我们俩踩着一地月光,小心翼翼地往园田地里走。淘气的月亮它在杯里极其不老实,一晃一晃的,砸得杯里的茶水点点滴滴洒了一路。地头上,我弱弱地叫了一声“爸”,爸没听见,我们俩又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地中间,脆脆地喊了一声“爸!”
爸正聚精会神地刨茬子,听见俩孩子的声音,猛一回头,不觉一惊:“大半夜不睡觉你们俩来地里干啥?”
“爸,不热,喝吧!”小豁牙子笑着把洒得仅剩下半杯的茶水递过去。爸爸用袖头轻轻擦了擦汗,放下大镐,接过杯子,凝思片刻,将这半杯月光一饮而尽!借着夜色,我看见两撮湿湿的光亮在爸的眼睛里闪动......
“白天上班不能耽误,趁着大标月亮我再多干点儿,收音机里说后天晚上有雨,还有两条垄了,我今晚必须把它刨完,明天下班借你二大爷家犁杖,把垄翻起来,等过了这场雨,咱就开始种地。”爸爸边说边抚摸着弟弟的小脸蛋儿:“小脸儿都冻凉了,快点回屋去,夜里风大别冻感冒了。”我们俩“嗯”了一声,牵着小手,乖乖地回屋睡觉了。留下爸爸自己,披星戴月,开垦着我们的心灵家园。
10岁那年冬天,我和弟弟玩皮球,一不小心,把第二只杯子碰坏了,吓得不得了,爸爸视杯子如生命,他的威严让人不寒而栗。我和弟弟想尽一切办法想把杯子粘上,可那个年代不象现在,哥俩好五零二什么的都没有。我俩找来塑料,烧化,滴到裂口上,可是杯子没粘上,还差点把手烫出泡来,吓得干脆躲到菜窖里不敢出来。
爸爸下班找不到我们,懂事的妹妹不敢说,眨着怯生生的眼睛一个劲儿地往菜窖方向瞥,爸爸明白了:我们俩一定又犯了什么错误,便径直来到菜窖口,把我俩喊上来,我和弟弟手里各拿茶杯的碎片,看见爸爸吓得慌忙藏在身后,靠在墙根儿背着小手红着脸撅着小嘴儿低着头只看自己的脚尖,继而嘤嘤地哭了起来。边哭边想:爸爸心软,见不得孩子哭,我们一哭就不能挨骂了。每次犯错误都这样。
爸爸见心爱的杯子弄坏了,心疼得直咧嘴,可是又见我们俩吓成这样,叹了口气,摸着我俩的头说:“这几只茶杯,举世无双,被你们俩给弄坏了,你们知道我有多心疼吗?就象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给欺负了一样。唉!以后犯错误不许往菜窖里藏了,里面潮湿空气不流通容易生病。”回到屋里,爸爸把这最后两只茶杯用纸盒装上,放到柜里,做最永久的纪念。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沏上一杯浓茶,细细想念战友,慢慢回味军旅生活的快乐!
1986年,辽河发大水,水势凶猛,正处在我们长发乡的北部,与康平县的山东屯、北四家子乡接壤,水势凶猛,时刻威胁着两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各个单位和全乡的壮劳力们,都投入到抗洪抢险中。爸爸和他们供销社的十几名党员干部带着生活物资和医药,也一起奔赴救灾一线,动员和疏散群众、堵堤口、为灾民们分发食品和药品。爸爸随身携带的用具中,就有一只这个茶杯,茶杯在身,就好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三军战士万马千军浩荡而来,来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与灾区百姓并肩作战。热血,在体内沸腾;激情,在热血里澎湃!军人的天性让父亲顾不得自己的安危,把心把情都系向每一个灾区群众…那年的中秋节,爸爸是在大堤上和搭建的窝棚里的灾区百姓们共同度过的。两天后,在一次疏散百姓过程中,爸爸他们居住的窝棚被水冲倒,随身物品包括这只珍贵的茶杯,被洪水卷走…
唯一剩下的这第四只茶杯,被爸爸如珍似宝的收藏着。爸爸走了之后,我成了它新的主人,我将替他老人家永久的珍藏,把爸爸的遗志、爸爸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以前,这只杯子装满了爸爸的戎马生涯;装满了他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精神;更装满了他对党对军队生活的无比热爱。现在,它装着我的一窗明月;装着宁静的辽河水;装着思念爸爸滚滚而下的泪滴;更装着一个军人的女儿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山河无恙!
我家的阳台,正好对着医院住院部的外跨楼梯。爸爸住院期间,闲暇时,常站在楼梯上望向我家,看屋里的花草;看我忙碌着给他做晚餐;看孩子趴在窗户上和他喊话…夜深人静的时候,想爸的时候,便坐在阳台上,沏一杯红茶,把爸爸的谆谆教诲、把爸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浓缩到这杯茶里,然后,对着灰暗的楼梯,心里默默地召唤爸爸,回家,和女儿一起品茶悟道,品味人生百态!爸爸,您看见了吗?女儿把这杯茶高高的擎起,不烫,您赶紧喝吧。
此刻,西天边,那盏明月,慈祥的光,倾泻而下,照在杯里,如星子点点,如思念切切,更如父亲的目光暖暖。亲爱的爸爸,多希望您还能回来呀,回来和我唠唠嗑,让我知道您现在过得非常好,回来再饮这半杯月光!天上人间,您和我共赏这一轮明月照团圆,共享这万家灯火映盛世!
爸爸的身影在泪光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
作者简介:王一,笔名依依,辽宁省作家协会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深圳《女报》《现代作家文学》《中国文学》《辽宁个体私营经济》《铁岭日报》《辽北文学》《深圳晚报》《美塑》诗刊 安徽省《淮风诗刊》 四川省《散文笔会》 广东省《青年作家年鉴》《辽海散文》《新农业》《辽宁职工报》等,2016年铁岭市”端木荭莨“文学大赛二等奖,纳兰性德诗词大赛三等奖,2016年《辽宁个体私营经济》老板的故事征文三等奖,2016盛京网络文学大赛优秀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