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见微知著
一一诗歌散文“万物静观皆自得”初探
孙毅
如果适当夸张一点,再稍稍矫情一点,我似乎可以这样说,春天的早晨,我是被点击阅读诗歌和散文的感人文章所喚醒。
清晨我看文友张亚丽的散文《我的父親》和张晓天的诗作《翠鸟妈妈的爱》。读后我感到共同的特点一一“ 见徽知著”,“由小见大”!
夸张地说,时代好比大江大河,那么我们每个平凡的人,就是小溪小流。我更觉得,大江大河的浩荡澎湃,需要每一股溪流、每一朵浪花奔腾跳跃。即使是我们平凡人的涓滴之水,汇入时代,最终就能形成浩荡洪流!
写文章也一样。这两篇文章,就是从点滴的平凡小事中写起,展现“父爱如山”的大道至理。从翠鸟“育儿”的技巧,到啄木鸟“拍电报”,用诗人睿智的观察力,写尽大自然“小精灵”的可爱。真可谓一一“ 放眼天地间,美文无处不在”。让文章感人的思想高度,变得更加深邃!
张亚丽在描述至今健在的父親时写道:“他很聪慧,也爱学习。无师自通学会了会计帐务,打了一手好算盘,这让我是望尘莫及!”
张亚丽没有生在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却能获得父親“聪慧”人生基因的滋养,在拮据的读书生涯中,考上大学,在扬凌区的机关工作,走上爱好写作之路。
她写父親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岁月的年轮早已在他的脸上,刻满沧桑。” “只有那双炯炯有神的眼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坚定而执著”!。读到这一段,使人感到作者获得父爱。她自己也从其中获得人生的创造力和执着信念的舒张力,从而获取了生活的慰藉和愉悦!
张晓天的诗作《翠鸟妈妈的爱》(儿童诗一组),更是捕捉大自然鸟类的可爱,让自已的诗歌作品,获得了滋养,鲜活而生动!
张晓天在《翠鸟妈妈》的诗作中,用拟人的笔法,写道:“儿女们站在水边树上,没有一个敢下水,母親眉头一皱,将一条鱼儿啄昏.丢在水面上。于是一一有个勇敢者,扑向鱼儿,吊起小翠鸟的胃口,一个接一个飞下树去……望着水面扑食的儿女,翠鸟妈妈,心儿醉了。”
中国诗歌与大自然的精灵,更是渊源已久。
鱼游水藻,蜂蝶恋花,蝉栖枝头,鸟鸣虎啸,所有的诗词作品必从大自然的生灵中,提炼精神。
不防设想,诗词作品,没有草木鸟鸣,会是什么样子?中国文学诗词的浪漫主义传统,如果没有草木鸟鸣的装点。在唐诗宋词中,如果花不开,草不长,林不茂,蝉不鸣,就会少了许多精彩的天然韵味啊!
可以直白地说,诗词文学没有大自然生灵的介入,那浪漫主义不过是街头的杂耍,舞台上矫情的表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核一一理想主义和自由畅想精神,就会失去坚实的生态基石和托举!
这两篇散文和诗歌,从许多微小的生活征象中,提炼出大主题。由身边看似寻常的小事,普通的行为,司空见惯的细节,结合与自已的切身生活经验,阅读积累,以及人生阅历联系起来,都会出彩!说了这么多,总归一句话:“万物静观皆自得”,只要你肯用心,多观察,写文章不求数量,在质底上下功夫,俯拾都是妙文佳句,值得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