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烟火与奋斗的交响
文/张玉梅
我家门前的五二三早市,就像一位忠实的老友,历经四季更迭,始终陪伴着我们。在漫长一冬的沉默后,终于在早春三月,带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重新热闹起来。
清晨,第一缕曙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的凉意,早市便已渐渐苏醒。最先出现的是那些卖早点的摊主,他们推着满载食材与炊具的小车,匆匆赶到自己的摊位前。卖煎饼的大叔,双手布满老茧,指甲缝里还带着洗不掉的面粉痕迹。他熟练地支起煎饼摊,点火、倒油,动作一气呵成。那小小的煎饼摊,就是他生活的舞台,每天清晨,他都在这里为顾客们制作着一份份温暖的早餐。
不一会儿,各种小吃摊位便摆满了整整一条街。有卖油条豆浆的,有卖包子馄饨的,还有卖热气腾腾的胡辣汤的。油条在油锅里翻滚着,发出“滋滋”的声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卖包子的阿姨,天还没亮就开始揉面、调馅,一笼笼白白胖胖的包子在她手中诞生。她的额头布满汗珠,脸上却始终挂着质朴的笑容,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
早市上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独特的交响曲。卖菜的大妈扯着嗓子喊道:“新鲜的蔬菜嘞,刚从地里摘的,便宜卖啦!”她面前的蔬菜还带着清晨的露珠,鲜嫩欲滴。卖水果的大叔则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吆喝着:“又大又甜的水果,不甜不要钱!”他的摊位上摆满了色泽鲜艳的水果,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在这热闹的早市中,最让我动容的是那些默默劳作的身影。卖豆腐的夫妇,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磨豆腐。他们的双手常年浸泡在冰冷的水中,早已变得粗糙干裂。为了让顾客能买到新鲜的豆腐,他们不辞辛劳,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当清晨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尊重。
还有那些卖花的姑娘,她们精心呵护着每一朵鲜花,将它们摆放得整整齐齐。为了进购到最新鲜的花材,她们常常要跑很远的路。在早市上,她们用甜美的笑容和热情的服务,为人们带来一份份美好的心情。一朵朵鲜花在她们手中绽放,仿佛也在诉说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早市上的人们,虽然生活并不轻松,但他们都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努力地奋斗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在这里,没有职场上的勾心斗角,没有商场里的尔虞我诈,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情感和最真诚的笑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市上的人越来越多。上班族们匆匆赶来,买上一份早餐,便又奔赴工作岗位;老人们则悠闲地在摊位前挑选着食材,与摊主们唠着家常。在这热闹的早市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努力。
早春三月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早市上,给整个早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各种小吃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陶醉其中。早市,不仅仅是一个买卖商品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地方,一个见证人们辛勤劳作与美好生活的地方。
望着这热闹的早市,我心中感慨万千。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用他们的汗水和努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温暖。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奋斗的意义,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早市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停下脚步,感受这份最纯粹的人间烟火气。它让我们明白,生活或许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希望,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当早市渐渐散去,留下的是一片宁静与祥和。但那些热闹的叫卖声,那些辛勤劳作的身影,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知道,明天清晨,早市又将迎来新的一天,新的希望,新的奋斗。
【作者简介】张玉梅,医生,《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新时代诗典》签约诗人。伊春市作家协会会员,伊春市诗词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喜欢格律诗,在凤凰山文宛担任过会长,在花枝俏担任副社长,在龙风文学院华东587分院担任院长,在龙风文学院华东三区担任总院长,在龙风华东大区担任总院长,在《伊春市诗词协会》《上海华高诗词》《都市头条》巜,海外平台》《北方雅韵诗社》双髻山风雅诗社,黄陂木点诗社,东方集賢堂,中国林都红松诗社,伊春散曲社,黑龙江省散曲社,兴安塔诗社,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世界楹联中国诗人作家网等多家平台发表数千首作品。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立即删除。18304439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