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峪河居民迁移史小探
洋峪河水悠悠北流。
它发源于秦岭北簏云台山,有东西二源。西有孟谷,东有大谷,今分称小洋峪和大洋峪。二谷间隔为云台山向北延伸段,俗称二龙山。
大、小洋峪水于今东光村汇合北流,为川道。东西又各有岭地。东有岭同焦岱河川道相隔。西有桃花岭同汤峪川相隔。桃花岭夲地人又称龙岭。此不过诬诬相传耳。
古籍记库水西龙首原为一黑龙,出南山向北,汉长安城头枕龙首之上。故民间相传八里原亦为一龙。桃花岭称龙岭,故事复制而已。
洋峪河的人,来来去去。
洋峪河人类活动之史甚早。吴家寨村五组的袁家坡遗址,出土过战国时代秦、楚两国的兵器及车马器多件。
秦汉时洋峪河属皇家上林苑,下游建有鼎湖宫。遗址范围东北至今焦岱街鼎湖小学,东南至张村村北,西南至洋峪河岸。
不过,秦汉时非民居时期。上林苑有耕夫,百工,皆皇室僮仆而已。当地人传西汉时有寡妇引子居今谭家寨一带,为谭家村之始,不过诬传而已。
汉后,上林苑废,民始可居,不过此时草木旺盛,水流熙熙,难有村庄。
魏晋之时,应有人烟。《水经注》将浐河东源(枸枷东川)上源分为石门谷,孟谷、大谷、雀谷、土门谷即为证明。非有人烟,何来谷名?
唐都长安,南山开发。洋峪河亦应如此。
宋代焦戴镇市出现,以人口稠密和村庄广布为基。洋峪河邻焦戴集,应有村庄出现。
元末大乱,人口死并逃亡。洋峪河难逃厄运。故现有村庄,可判为明清移民迁入形成。
在洋峪河各村的形成历史中,有一个说法值得重视,那就是“任三村”、“谭半川”。这说明在洋峪河居民的迁徏过程中,任谭二姓曾有过显著地位。
任三村,应该就是现在的任家庄、任家塬和任家岭。有人说任家塬是由任家岭的任姓迁移而成。实际情况应该恰好相反。
庄是农村聚落形式之一,其兴起与道路交汇密切相关,它常以姓氏命名,同富贵人家庄园有关。任家庄的来历亦当如此。
塬,为黄土台地。岭,为高山岭地。明清移民圈地,往往在地形前缀以姓氏。任家岭、任家塬即是。
从交通上看,过去的确存在从焦岱街鼎湖小学到张家村、任家庄、任家塬的交通,从任家岭到任家塬和任家庄亦有交通。任家塬比任家庄海拔高10米左右,任家岭海拔更高。而任家庄离洋峪河距离甚远,远避洪水之虞。
从这三个方面看,任姓三村的先后形成次序就是任家庄、任家塬和任家岭。从村庄规模看,顺序亦复如此,二者可互相验证。
"谭半川"的说法也是可信的。
谭家寨是谭家最早迁移形成的村落。寨子不同于一般村落的特奌是四周栅栏围合,用于防卫。寨的形成与军事防御密切相关,内部组织民兵,生活氛围独特。
明清之季,天下大乱,匪患横行,民间结寨自卫,甚为普遍。洋峪河流域并非位于焦岱川要道,谭家寨和其他各寨应非军寨,而属民寨,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谭家寨位于洋峪河之西,离河距离较近,离焦岱街距离较远,从这些情况判断,谭家寨的形成应晚于任家庄。
谭姓所占区域较广,任姓所占区域之外,几归谭姓。如今东光村之东村,昔日被称为“老林盘”,树高林密,水泽丰腴,其间飞禽走兽,奇花异草亦见平常,属于谭家寨的势力范围。后来东村诸姓陆续迁入,在此建房筑屋,开荒种植,成了“老林盘”的新主人。
东村最早叫西村,后因洋峪河发水冲毁了半个村子,人们便把家园向东迁移,故新村称为东村。据老人们讲,当年被大水淹没的石磨石碾,解放前还曾裸露在村西田埂之上。这个事实也说明,东光村最初居于洋峪河边,属于后迁入村。早期移民一般都居于远离河边的半坡之上(二阶台地)。
据村中老人相传,诸姓中,曹、巨、荣、王四姓人家最早迁居此地,然后其他各姓人家陆续迁入。
村中心位置的荣家大宅,即荣平堂家老院内,植有三百年左右国槐一棵,为西安市人民政府2011年挂牌古树名木。
由此判断,东村最早形成大致为清代前期。
回过头来再看任、谭二姓,尽管迁入洋峪河流域较早。然明代焦岱川建焦吴里,焦为"焦戴镇"之焦,宋代就有,吴为吴村庙之吴。明制一里110户。之所以取名焦吴里,是当时居民中焦、吴二姓人口较多,是以为里名。
东村之荣姓,是从荣家沟迁入,而据蓝田第六十世《荣清墓碑》,第七十二世《荣宽墓碑》及牛兆濂所修《蓝田县志》等资料,荣姓又是从55 世荣好施时迁入荣家沟,迄今大约25代,至今500一600余年,为明代前期移民。因其人口数量较少,所以未进里名。荣姓人材辈出,闻名于县志,是后来的事情。
由此可见,潭姓和任姓来洋峪河,最早就在明代,大致在中晚期。
张家村离河甚远,离镇市最近,地理条件最好,为自然村落,应早于谭、任二姓,迁入大致在明中早期。
上述村子居民迁入时间一旦确立,那么其他村落的形成时间基本可以确定了,为清代陆续迁入。
光绪《蓝田县志》中,洋峪河流域出现的村名有:张家村、周家山、竹旗寨、袁家坡、吴家寨、任家村、簸箕寨、谭家寨、东村。簸箕寨就是现在的鲍旗寨。周家山就是现在的周家湾。柳沟、雷家岭、谢家岭、小洋峪村、大洋峪村(包括萧梁)当时还没有形成,或只有零星人家。
洋峪河流域的居民迁移史,大致如此。
注:
①东光村情况,可参考曹林燕和曹宏卿的相关文章。
②东光村各姓迁入时间顺序,曹宏卿的推理甚为详尽,为同类文章中翘楚,可作为进一步调研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