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蕨麻
文/张云玲
我在青海牧区长大,孩提时代在铁卜草改站挖蕨麻是常有的事。每年三月末四月初,趁阳光正好,天空正蓝,羊儿满坡;趁草芽尚未萌发前,我们穿着臃肿,三五成群、呼朋唤友拿上铁锨、脸盆等,高高兴兴地去户外的下坡坡或农业点挖蕨麻。
蕨麻是高原的一种野生植物,又叫鹅绒委陵菜,俗称人身果。它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还具有减肥、抗缺氧、抗癌之多种功效,深得大家喜爱。
蕨麻外皮黑红如红薯,细的如火柴棍,圆的如黄豆粒,把这些小小圆圆的蕨麻堆在一起,惹人怜爱,心生欢喜。看了,不由自主会拈起一根或捧起一捧放在眼前。大多时候看到它,就会口舌生津,一根生的没来得及洗的带着泥土的蕨麻就进了嘴,好吃!脆甜无比,世上最好吃的零嘴,我们牧区孩子们的最爱。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六七十年代,我们这些孩子挖它、吃它的劲头相当足。挖蕨麻,要趁一天的中午前不刮风的时间去挖,在短时间内挖出许多蕨麻并非易事。首先得找准蕨麻生长地,而蕨麻的生长地,现在草没发芽根本找不到;要不就根据它在地表干枯的茎叶去辨认,这也很难,因为地表的茎叶大多早已被大风吹没。所以,有经验的人,常会根据往年的经验寻找蕨麻生长地,找到了,就拿起铁锨。人小草地结实,有时得使出全身力气才能把一块草皮翻过来。运气不好,翻几锨都不见一只蕨麻;运气好的话,一锨下去,草皮下滴里搭拉会有好多大大小小的蕨麻挂着,真喜人,忙蹲下去拾,过瘾,那高兴劲别提了;运气大好的时候,有时一掀下去,会不小心挖到一个鼠洞,哇!洞里有一小堆个大、干净、质好的蕨麻粮仓,那高兴劲像中了彩,心喜若狂,又不敢出声怕同伴来抢,于是只好一个人偷着乐,然后不用费劲就一捧又一捧装了半盆。这天上掉下来的蕨麻,是草原鼢鼠为它自己过冬贮备的食物,这会成了我们的食物。这些鼢鼠——地下活动专家,草原上的小客人,干起这活来比我们小孩子强多了。
平常时候,一个上午一个孩子能挖大半斤蕨麻,会过日子的小玲,挖蕨麻时从来不像小海他们吃得满嘴泥,她忍着一根不吃全拿回家。到下午一点左右起风时,黑旋风刮得迷人眼,小玲还不舍得走。
当我们带着收获的蕨麻回到家,晚餐一顿丰盛的蕨麻米饭或蕨麻稀饭或蕨麻酸奶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蕨麻酸奶是我的最爱,它也是青海高原独有的一种风味小吃。它制作简单,先将蕨麻洗净用文火煮熟,然后拌入牦牛酸奶,再撒入白糖、酥油就可以开吃了。这种蕨麻酸奶吃起来味道酸甜、香糯、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是我们草原人俗称的人参宴。如果你来青海有人招待你吃这个,那人家把你当贵客了。
为了天天吃上人参宴,要趁蕨麻还未萌发前抓紧去挖,有时俏一怠慢,等蕨麻叶长出来就没有蕨麻吃了。有些嘴馋的又喜欢蕨麻的孩子,据说夏天在草原也有蕨麻吃,那是它们在草原的一条小河沟里发现的。他们在小河沟里趟水玩,有一个领头的孩子玩时突然喊:“有蕨麻!”其他孩子见了,纷纷学了她去捡拾沟沿上那被河水冲刷的红里发白的像蕨麻样的根细吃。
结果那晚回到家,他们集体中毒——上吐下泻,其中就有我10岁的小妹。据医务室李大夫说,他们吃的不是蕨麻,而是一种有毒的像蕨麻的杂草的根系,好在吃得不多,要不非出人命。
如今,50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蕨麻好吃,千万不可误食哟!
现在又到挖蕨麻季,好想去故乡铁卜加唤上儿时的同伴挖一回蕨麻。对了,蕨麻也有种的,今天从视频看到青海互助县的田野里,农人们收获蕨麻、称称、打包快递的景象,他们笑着说这是“土黄金”。
噢!这下好了,想吃蕨麻只要手指一点就来了,又一想,最好我有一蕨麻地,那才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