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品古韵】4219 一首刻画春雨神韵的七律诗 版主║作者║阿春(辽宁)主播║倾倾

【诗与大地 春品古韵】
一首刻画春雨神韵的七律诗
—— 赏析杜甫的诗《雨不绝》
版主║作者║阿春(辽宁)
主播║倾倾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雨悄然潜入夜,编织出一幅朦胧的画卷。今天我们赏析杜甫的一首七律佳作。
雨不绝
唐. 杜甫
鸣雨既过渐细微,
映空摇飏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
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
行云莫自湿仙衣。
眼边江舸何匆促,
未待安流逆浪归。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晚年四处漂泊,穷困潦倒,55岁时流寓夔州,并久居于此。
夔州雨水较多。一次诗人因春天雨景触发情思,即兴赋七律一首,诗中既有对雨景的生动描绘,又暗示了对百姓艰难生计的同情。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首联描绘春雨的变化过程,声势浩大的一阵急雨刚刚过去,雨逐渐变得细微。在天空的映衬下,春雨随风轻轻飘飞,如同绵柔的细丝一样。
“鸣、飞”二字,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简单交待了雨势的变化,形象地刻画了雨丝的轻盈和灵动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委婉地传达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颔联展现了雨中景物的状态。一场雨水,让台阶前的矮草沾上了湿润的泥土,却不显得零乱;院子里的柳条本来在随风摇曳,急雨过后也变得稀疏。
“阶前、院里”,分别以微观和广角的镜头,描绘出一种相互映衬的画面,表现出雨势的减弱以及雨后环境的宁静,令人体验到一派清新和惬意,显示出诗圣细致的观察与凝练的笔墨。
“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颈联想象丰富。雨后振羽欲飞的石燕,应该带着乳燕一起翱翔;天上的行云啊,你不要被雨水打湿了自己的仙衣。
诗人在此化用了《湘中记》石燕遇雨则飞的故事,以及《高唐赋》里的云雨意象。石燕携子而舞,暗喻文人墨客们在乱世中保全自身、庇护门生的压力;行云湿衣的担忧,表达出诗人担心被时代风雨侵袭的焦虑。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尾联彰显出诗人博大的襟怀。眼前的江船行驶得多么匆忙,还没有等到风平浪静,就急急地迎着汹涌的波涛赶路了。
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渔民艰辛生活的同情 ,另一方面也以此暗指,那些在宦海中沉浮不定的才子,不要慌不择路,要看清方向,三思而行。
一首构思精妙的七律,清新质朴,如同历久弥新的悠扬乐章。全诗虽然到此结束,可是春雨却显得意犹未尽,细密的雨丝编织了一个梦境,丝丝缕缕,牵扯着千古的情思。
这场雨,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命运的隐喻。江舸逆浪而归,恰似人生征途,即使风急雨骤,皆应无畏无惧。
2025.3.22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主播简介】
倾倾,辽西蒙古贞人,多才多艺,喜欢戏曲,酷爱朗诵艺术。愿意用声音走进诗文的内核,与心交流,触摸人间冷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