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社区,本应是充满温情与和谐的港湾,是居民生活休憩的场所,也是物业公司施展服务的舞台。然而,现实中,物业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却常常陷入僵局,矛盾与摩擦时有发生。究其根源,往往在于双方未能找准自身定位,未能真正理解和谐相处的真谛。
物业公司,作为社区的“管家”,其存在的价值在于为居民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然而,部分物业却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将自己视为社区的“主宰”,对居民颐指气使,收费高而服务差,对居民的合理诉求置若罔闻。他们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来源于居民的信任,服务的质量决定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试问,一个连居民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的物业,又何谈赢得居民的尊重与认可?
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人,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遵守社区规则、尊重物业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是每个居民应尽的义务。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一些居民,将自己凌驾于规则之上,肆意破坏公共设施,乱扔垃圾,甚至对物业人员恶语相向。他们只看到物业服务中的不足,却忽略了自己行为对社区环境的负面影响,忘记了自己也是社区和谐的参与者。
和谐的社区生活,需要物业与居民的双向奔赴。物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将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服务为核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从小区环境的维护到设施设备的保养,从安全保障到邻里纠纷的调解,每一个细节都应做到尽善尽美。同时,居民也应尊敬守法,做模范居民。遵守社区规定,尊重他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用实际行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
社区不是战场,而是家园。物业与居民的关系不应是对立的,而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当物业真正为居民服务好,居民真正尊敬守法,社区才能成为我们共同向往的温馨港湾。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理解和包容搭建起物业与居民之间的桥梁,用责任和担当书写社区和谐的篇章,让社区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归宿。
都市头条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