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在城市管理的舞台上,城管与商贩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城管的职责是维护城市的秩序与整洁,而商贩则以谋生为首要目标,二者之间似乎天然存在着某种张力。然而,当我们将视角转向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时,会发现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城管要有序敢于给自己添麻烦,才能给商家添利润,更多的给百姓添快乐。这不仅是城市管理理念的革新,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城管与商贩之间的关系常常被简化为一种“猫鼠游戏”。城管执法时,商贩躲避;城管离开后,商贩又重新摆摊。这种简单的管理方式看似维护了城市的秩序,但却忽视了商贩的生存需求和百姓的便利需求。城市管理者往往只看到了商贩占道经营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卫生问题,却忽略了这些商贩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生计,以及他们为城市带来的烟火气。
城管“给自己添麻烦”,意味着要从过去的简单执法模式,转变为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这并非是让城管放松管理,而是要求他们在管理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智慧,去平衡城市秩序与商贩生计、百姓需求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些城市通过划定专门的摊贩经营区域,合理规划经营时间和经营范围,既解决了商贩的经营场所问题,又避免了占道经营带来的交通和卫生问题。这种看似“麻烦”的管理方式,实际上为商贩创造了更加稳定的经营环境,也为百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选择。
同时,城管“添麻烦”还体现在对商贩的帮扶与引导上。许多商贩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资源,往往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城管部门可以主动提供帮助,比如开展经营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协助办理相关证件等。这些“麻烦”虽然增加了城管的工作量,但却为商贩解决了实际问题,提升了他们的经营能力和利润空间。当商贩能够稳定、合法地经营时,他们不仅会更加配合城管的管理,还会为城市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更重要的是,城管的这种“麻烦”最终会转化为百姓的快乐。当城市的街头巷尾不再因为占道经营而拥堵不堪,当商贩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安全的商品和服务时,百姓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一个充满烟火气、又井然有序的城市,才是百姓真正向往的生活环境。
然而,要实现这种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城管部门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商贩理解和支持城管的工作,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包容、和谐的城市发展氛围。
在城市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例如,一些城市通过建立城管与商贩的沟通平台,让双方能够及时交流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还有一些城市通过开展“最美摊贩”评选活动,激励商贩自觉遵守经营规范,提升自身形象。这些举措都为城管与商贩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新的转机。
总之,城管要有序敢于给自己添麻烦,这是城市管理走向精细化、人性化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维护城市秩序的同时,为商家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为百姓带来更多的快乐与便利。让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麻烦”,让城市管理不再是简单的执法,而是充满温度和智慧的服务。
都市头条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