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过客,感恩的旅程
文/陈树宁
云从天际轻轻飘来,浅淡地勾勒出无数季节的变换。风从贺兰山吹拂而过,带走了多少人的记忆与往事。
三十五年前,我与好友学荣毕业后被分配到贺兰三中。校长热情洋溢的欢迎词至今犹在耳边回响:“你们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你们是学校的主人,学校是你们的。”那时的我们,满怀憧憬,仿佛未来的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十五年前,学荣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是那样一个美好的人——文质彬彬,穿着整洁,言谈温雅,做事一丝不苟。依稀记得,他在临终前轻声说道:“这世界以后是你们的。”这句话像一阵风,轻轻拂过我的心,却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十年前,我已调到现在这所学校十三年了。那时,正是我的白癜风病情迅速恶化的时期,脸上斑驳不堪,内心充满了自卑与逃避。我将生命荒废在酒桌和麻将桌上,试图用这些来掩饰内心的无奈与痛苦。快乐与欢笑似乎永远属于别人,而我只能在一旁默默旁观。
十年前,教育界正掀起学习“翻转课堂”的热潮。我们一行人前往温州四中参观学习,了解到传统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预示着它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那时的教材还是人教版,如今已全面转向统编版,数字化、智能化教学遍地开花。课堂上的智能电子白板、一体机等设备,已成为教学的标配。如果不会使用这些工具,甚至连课都难以进行。
十年前,人们尚未被“内卷”与“颓废”所困扰。电商、外卖还是新兴事物,换房、买车、教育培训机构如火如荼,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个夏天,韩流席卷中国,《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风靡一时。韩寒为电影《后会无期》创作的主题曲《平凡之路》,由朴树演唱,年轻人尤其喜欢那句“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仿佛其中蕴含着渡尽一切后的禅机。然而,他们或许并不知道,中学语文课本的第一课《山的那边》早已告诉我们: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十年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最响亮的口号。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一位90后女孩自信地说道:“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社会的。”那时的俞敏洪出版了新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他在南开大学鼓励大一新生:“人要靠自己选择走出无穷无尽的路来。”
五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全球。口罩、核酸检测、封控措施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经济举步维艰,街道上药店林立,人们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如今,静下心来回想,那位曾经激情满怀的校长早已退休,最初工作的学校也换了一批又一批新老师。我们不再是学校的主人,学校也不再属于我们。友人已远去,韩流已消退,瘟疫也已过去,一切似乎重新回归平静与美好。
回首往事,我渐渐明白,我们不过是这世间的匆匆过客。世界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世界。我不再渴求与众不同的人生,而是坦然接受发生在我身边的一切。这些经历,无论好坏,都是对我人生成长的邀请。我意识到,自己始终处于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发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正是这种领悟,让我内心得以平静。
我们只是路过这个世界。但在我路过时,世界也在悄然变化。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每一个瞬间的美好。感谢那些曾经陪伴我走过一程的人,感谢那些装点了我前行路途的风景。你们的出现,拓宽了我生命的宽度,让我体会到了更多、更精彩的生命样式,丰盈了我的人生内涵。
谢谢你们,让我路过你们的世界;谢谢你们,让我走进你们的世界。我会努力成为你们世界中的一处风景,与你们相伴相扶,共同走向更加精彩的明天。
作者简介:
陈树宁,工作三十四年,中学高级教师,现在宁夏贺兰县第四中学任教语文,专业论文多篇获区市一二等奖,爱好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