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文学作品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王海霞
今年,某科技公司推出一个软件叫deepseek。很多人将deepseek说得非常神奇,说这个软件可以揣摩人类情感,可以说出很多温暖,温情的话语。很多年轻人居然将这个软件当成缓解孤独,在心灵迷茫时的一个心灵导师。我对此有点诧异。
有一天,百无聊览的我,在手机上下载了deepseek 软件。我向deepseek提了一个问题:“请问:喜欢写作散文的文学爱好者的出路在哪里?”deepseek进行了大概三分钟的检索过程,然后回答,它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1.写作者可以给《读者》,《青年文摘》投稿,积累名气,也可以给杂志写专栏文章。2.还可以出版一本自己的散文集,3.在豆瓣,知乎,简书上发表文章,积累自己的读者。4.可以将散文转化为影视作品.”
这个软件回答的真好!我忽然觉得它怎么这么神奇?一个AI软件,它回答问题时,回答得如此全面,这勾起了我巨大的探索欲。因为当时的我不太懂deepseek的原理,总感觉它比一位智慧博学的长者还回答得全面一点。我忽然想研究deepseek这个软件到底是如何回答问题的?它用了仕么途径?我对此充满深深的疑惑。
我又在某一天,我又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如何克制刷微信视频号?”deepseek又进行了长达五分钟的“思考”,给我输出一行字,它说这个问题,它一共搜索了64个网页,然后进行了汇总,概括,回答出了问题。
deepseek回答这个问题回答得又精准又全面,我对这个软件的智慧拍手叫绝。但是我也从中发现它的运行原理:就是当deepseek看到手机用户提的问题,它便找出问题中的一些关键词条,利用大数据,利用算法机制快速检索,搜索出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关键词的网页,然后整合,汇总,回答出理想答案。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deepseek软件如此聪明,智慧,它能不能代替并创作出文学大师的作品,我的回答是:“不能。”
我最近在读一些古诗词,我读到汉代乐府诗集中的一首诗《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当我读到这首诗,不禁潸然泪下。一位古代少年十五岁时离开家乡,到遥远的地方服兵役。历经连年征战,在中途,从来没有与家人取得联系。六十多年岁月辗转而逝,当年的青春少年,已经垂垂老矣,两鬓斑白。当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家中父母,亲人已经去世了,“只留下“松柏冢累累”。家中也一片苍凉。老兵做了饭,像小时候一样叫亲人吃饭时,却发现无人应答。“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首诗用简短的笔触,描写了这样一幅老兵回家的苍凉悲壮的画面,里面有未尽的孝,有太多的懊悔,有满目的苍凉,有一生的坎坷,有太多的对亲人的牵挂。化作满腔热泪,浸湿衣衫。
我觉得,只有有丰富细腻的感情,有悲悯情怀的古代文学大师才能写出这样感人至深的文字。他在写人类至深至纯的一种情感:“少年离家,历经战乱,故乡渺茫,两鬓斑白时回到故乡,日夜思念的父母的音容笑貌已经不在,老兵感慨万分,等到做了饭菜,呼唤亲人,无人应答时,泪水情不自禁奔涌而出”这是人类共有的一张情感,会引起许许多多的人强烈的情感共鸣。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如何经历沧海桑田,有些情感是相同的,很多人也会经历与这位老兵同样的事:远离故乡,对亲人充满无尽的思念。这些诗句远隔千山万水,隔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落到我们现代人的书桌上时,我们也泪水涟涟。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璀璨历史,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它像几千年来连绵不绝的黄河水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文学的意义,文脉是永生的。所以,两千年之后,这首很短的乐府诗,依然让人感慨万千。这就是文学作品带给人的很深的情感共鸣。这就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我觉得deepseek再智慧,它也永远写不出这么悲悯的文学作品。只有人类,只有有血有肉的我们人类才能有最热烈,最炽热,最奔放,最悲悯的人类的情感。因为人类有亲情,有对父母,兄妹的爱。因为人类有爱情,它才会写出《诗经》中最美妙的爱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中描写一位年轻男子对一位姑娘的单相思,写得非常绝妙:“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只有伟大的文学大师才会写出这么动人的文字。我觉得,写这首乐府诗的诗人体验过那种喜爱一位美丽窈窕的女子,不敢追求,晚上辗转反侧,被爱情这种美好的情感折磨的很憔悴的心理,他将这种心情描写得很逼真。我觉得,这种美好的体验,只有我们人类才有。机器,人工智能,deepseek永远无法写出这种最细腻,最真挚的情感。这就是人类和机器的区别。
有个作家麦家说deepseek可以仿写鲁迅先生的作品。我要说,deepseek永远是仿写,它用的方法是快速用大数据,用计算机算法搜索很多网页,然后复制粘贴,再整合,总结,它永远不会有原创作品。所以,我要说:永远不要将deepseek说的很神秘。deepseek是科技公司研制出的软件,它是机器思维,没有情感。
有人说,不对,有个女孩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她的小猫离世了,她很难过,怎么办?”deepseek回答得很温暖。其实,我觉得,deepseek就是快速搜索很多网页,包括以前的“知乎”软件,然后挑选一些比较感性的词而已。
我觉得,deepseek有可能是“知乎”这个软件的3.0或者4.0版本,以前的“知乎”软件上,有专门的作者在回答手机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我关注的一个公众号作者柴桑就是以前很有名的知乎作者。我感觉deepseek的语言稍微华丽一点,它回答问题时堆砌了很多华丽的辞藻。其实我觉得它是机器搜索网页得到的结果,表面上比较快速,但它绝不是这个软件自己创作出来的。
只有人类的大脑才会产生缤纷的思想,才会写出最优美动人的诗。因为人类大脑有成千上万个神经元组织。
那些鼓吹未来,deepseek代替写作者的说法,我感觉是错误的。
我觉得科技公司研制的deepseek软件再火,它永远无法写出古代伟大诗人杜甫,王勃,李白,王维的千古名诗。当我读到杜甫的名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诗时,为诗人悲壮的家国情怀所感动,一位1600多年前的唐朝诗人,他的诗句穿越千年,落在我的书桌上时,诗人悲悯的家国情怀让我这个现代人感动落泪。这就是文学的意义。
我觉得古代诗人都是最伟大的心理治疗师。假如他们被贬官,事业上郁郁不得志时,他们会登高临远或走到江边,临江而立,望江水渺茫,天地辽阔。他们将自己置身于辽阔的大自然中,看大雁飞翔,飞跃千里,心情豁然开朗。然后,他们的灵感喷涌而出,写下最动人的诗句。读这样的诗句,心情郁闷的我们这些现代人也会起到心灵疗愈作用。我觉得,文学可以治愈我们现代人的焦虑。
所以我要说:人工智能再好,deepseek再火,它永远无法替代真正的由我们人类创作的文学作品。好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永远在探讨人类的爱与孤独,这种最极致的情感体验,,机器,人工智能永远不会有。
好的文学作品,它永远在歌颂人类正直,善良的价值观,在鞭挞人性中的自私,狭隘,利益至上的人性的弱点。古今中外,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简爱》,《乱世佳人》,《呼啸山庄》,它永远在歌颂爱,责任,奉献这样的主流价值观,批判人性的贪婪,自私,无休无止的欲望。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AI,deepseek这些软件无法单独创造出来,
我觉得,deepseek唯一的本领是搜索关键词,搜索网页,进行复制,粘贴,可是它没有人类写作者具有的丰富细腻的情感。
我觉得,那些鼓吹,AI,deepseek替代传统写作者的说法是错误的。
文学能够反应我们的情感,表达我们的哀伤,悲观,失意;同时文学作品中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会鼓舞人,激励人;文学作品能够抚慰我们的心灵;文学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种诗意的美,让我们暂时忘却现实世界的平淡,枯燥,乏味。宋代伟大诗人轼苏轼面对皓月当空,欣然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问填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名诗.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此诵读,拍手称绝.因为他表达的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这每一句诗的意境,只有具有细腻,温暖情感的诗人才能写出来.冷酷的机器,deepseek连苏轼的万分之一的水平的诗都无法写出。
所以,我要说,AI时代,好的文学作品依然是人们心中的一片芳草,是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科技公司创造的软件deepseek只能起一个查阅资料的作用,它与古今中外文学大师的作品差十万八千里。
所以,我要说,我们这些喜欢写作的文学爱好者,依然可以在某一天,在一个丁香花的芬芳如约而至的春天,在纸上,静静地写下一行行美丽的文字,寄托我们心中的万千情感,我想信,任然有读者喜欢我们用心写下的文字。我相信,此时此刻的你,静静地坐在桌前读着我的文字,让我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