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叶晓燕,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散文诗学会理事。现供职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行政中心四楼文联。有诗歌、散文、小说发表《人民文学》《星星》《诗选刊》《散文选刊》《散文百家》《时代报告》等。系全国“书香之家”。获得《人民文学》第六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海内外游记征文优秀奖。河南省“七个一”工程奖、河南省报告文学奖。出版个人散文集两部,和父亲、女儿诗歌合集一部。

母亲,这篇祭文始作于2017年12月27日,当时您还在重症监护室抢救,时常清醒时常糊涂。大概是对人间美好的留念,让您人间、天上反复辗转徘徊。我几乎能看到天使正在招手,也许您已经快迈入天国之门了。我们都在病房门外等候,我的思绪很乱,悲痛,紧张,焦虑不安混杂在一起,父亲嘱我为您写篇祭文,做最坏的打算。每写下一个字都仿佛绞割我的五脏六腑,您的一生,波澜壮阔如史诗,岂是我拙拙一支笔能书写得了的。母亲,您永远是我的榜样,是我最温暖的记忆,最深切的怀念。
母亲生于1933年阴历九月十二。自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教育战线上辛勤工作。您最初在陈淋草田小学教学。后来调至陈淋徐楼小学,陈淋院墙岗,胡族,分水中学等,然后再调回陈淋中学,最后调到县城郊中学工作直至退休。
作为中学负责人,您明理处事,教书育人,泽被后世。您不分贵贱,平等待人,用您的大爱情怀,帮助引导无数 贫困生发奋苦读,勤勉努力学习,凭借知识改变命运,终究跃上龙门。您桃李满天下,无数优秀学子,杰出人才在各条战线上做出优异成绩。每逢年节,学生的问候从四面八方传来,您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母亲命运多舛。父亲在五七年被错划右派。从此您的生活陷入无尽的灾难。父亲被送往外地劳教,仅凭借您一个人的工资养育全家,您咬紧牙关默默承受来自各种精神和经济压力,不懈怠,不气馁,不叫苦,不叫累,在单位里年年先进,事迹上了河南省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奖励的一个红色布皮箱一直放在您的卧室,作为家中的珍贵物品一直保存。后来您又和妹妹李传华老师同时入党,您们的事迹被写成《教育战线上双开姊妹花》,刊发在当时国家教育部的最高期刊《教工月刊》上。
母亲您是老私塾教育出来的学生,大家闺秀,坐卧行走都有规矩,从不招惹是非,是大家公认的大善人。同时,您又坚毅冷静,处事果断,从不在人前袒露心迹,没有一般女人家长里短、琐碎唠叨的小家子气,是女子中的伟丈夫。在父亲被错划为右派期间,您独自挑起养育子女的重担。严苛的环境容不下半点脉脉温情,生活所迫,您吃苦耐劳,办事利落,大饥荒时候,为了换取一碗面条给孩子吃,您报名去建设工地每天下了班去工地挑石头,不好当着大家的面端回,在人前假装吸吸溜溜的喝汤,等半夜收工了,趁人不注意时把稠的面条端回来给孩子吃。著名作家严歌苓写的《陆犯焉识》,后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归来》里讲述的故事,真实再现了您当年惊心动魄的生活经历,是您当年生活的翻版。
人似青荷心似兰,松风竹节品高端,待人至尚。这是父亲为您作的挽联,母亲您用洁身自好的人格,教育我们讲究品格操守,视贞操如生命。在父亲被错化为右派期间,无数人劝您改嫁,同所谓的右派分子划清界线。也有许多怀有各种目的的男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在压力和诱惑面前您忠贞不渝,从不动摇。您告诉我,假如父亲被人打死,您会立即殉情,以死明志。想想当时形势严峻,无数家庭解体,母亲却用她年轻柔弱之躯、钢铁一般的意志保全了这个家,使家庭没有成为风雨飘摇的时代牺牲品。现如今,您命悬一线,88岁的老父亲前天亲自为您安排后事,感叹他娶了一个好女人,这辈子只爱您一个。您二人琴瑟和谐,真正践行了《诗经》里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岁月之河,缓缓流淌。小哥和我陆续出生后,家里的负担更重了,日子捉襟见肘。父亲从农场回来后始终没能恢复公职,仅靠民办教师维系生活。所幸父亲有一手能写,擅画的好手艺,时常抽到乡政府里帮助文化宣传补贴家用。直到改革开放后,风雨飘摇的一个家,如一艘小船驶出汹涌波涛的险礁,迎来了黎明的曙光。父亲终于平反,恢复公职,又和您双双调入了县城高级中学教学。再后来,孩子们逐步踏上工作岗位,母亲也渐渐淡出了三尺讲台。
然而,一辈子勤俭自律的母亲进入知天命之年,也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您始终苛刻律己,舍己为人。把最好吃最好用的东西留给别人。不要子女一分钱援助,自己省吃俭用,点滴积攒家财万贯,就这样一分一厘、半丝半缕地,攒出了数目可观的积蓄。您希望自己不要拖累子女出钱为自己养老办后事,这种无私大爱令后人尊敬感佩。无以为报,只能自我安慰,去年我们家被评为全国书香之家大概是对您最好的告慰。
其实,自从搬进城里之后,您的身体已如一架老迈机器逐步磨损,各个机器零件都在松动,不停地住院治疗。生活的磨难早已一丝丝摧残了您的健康,终于,在顽强与病魔抗争了数年后,您终于轰然倒下,看到您被推入重症监护室的那一刻,我泪流成河,如山一样坚毅、青松一样挺拔的母亲,居然会瘦到皮包骨头。
天国的路遥远缥缈,母亲您曾经说您还想活两年,自从您昏迷之后,每天我们都在殷切期待您的苏醒!您是英雄,进入重症监护室的这些天里,7位危重病人陆续进去,却都没能活着离开,唯有您一人清醒过来,撤下呼吸机能自主呼吸一整天。那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们举家沸腾了,聚在一起庆贺阳历新年,更是庆贺您的康复。人人都惊叹这是生命的奇迹,以为您平安康复。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料想,原来您仅仅只是拼命撑着一口气,出来见见子孙后代,想和我们做最后的告别。在您离开重症监护室之后仅仅一天,2018年1月2日凌晨8点06分,母亲,您85岁的生命被上帝重重按下了终结键。
我明白,聚散皆有时,亲人间迟早有告别的一天。但当噩耗降临时,我怎能舍得您骤然离去。母亲,您太伟大,今生今世我们兄妹四人与您有缘。乌鸦反哺,山羊跪乳,但是我们平时修养不够,在您生病期间还在龌龊拌嘴,您左右劝解,我们却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各种心结撕扯让您心力憔悴。在此我代表子女们向您深深地致歉,表示永远地忏悔。对于我们的愚钝无知,惟愿您海涵。对您照顾不周,留下我们心中永远的遗憾。母爱大如天,您的大恩大德,今生我们兄妹四人无以为报,惟愿来生做牛做马,还您平安健康。
故乡的云在招手,天也白,地也白,今天,家乡下了几十年未遇的大雪。天地为您戴孝,山河寂寥无声。此刻您已经在前往天国的路上慢慢行走,前路茫茫,不知归期何期,琴剑空随身万里。母亲的灵车缓缓归来,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故乡山水依旧,情依旧。母亲,愿您在此安息!
最后请允许我们兄妹向所有的至爱亲朋告知,母亲已走,愿她一路走好,安静步入天堂!丧事从简完毕,谢绝一切探视慰问。叩谢!
201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