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婺源美景
作者/于德宽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如果说有一个地方能将这句诗的意境完美诠释,那一定是江西婺源。婺源,这座隐匿在赣东北的小城,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 ,每到春天,便化身为一片金色的童话世界。
去年的三月中旬,我带着摄影采风的喜悦踏上了南下九江的列车。当列车从鞍山站呼啸着开出的那一刻,我的心就飞向了神秘而美丽的婺源。听着同行朋友转发给我的歌曲《油菜花之恋》,我在殷切期盼中渐渐进入了梦乡,这一夜的睡眠都充满着期待的快乐,伴着那咯噔咯噔的车轮声载着无尽的遐想飞翔……
婺源,包括江岭、李坑、篁岭等景区,现属江西,然而历史上隶属徽州长达1000多年,是徽州六县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根基之一。古老的村落,河水倒映着徽派建筑典型的标志——马头墙,白墙青瓦,屋顶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翅角,直指苍穹,在晨辉的映衬下十分醒目。
晨曦中我已置身婺源,隐隐约约地嗅到了树木的呼吸,花儿的清香。看到几只野鸭在一汪静静的湖水中嬉戏,时而把头扎进水里,时而一个追一个的向前游去,不知道是在追赶什么。那是在婺源见到的第一幅美丽乡村的瑰丽画卷。
晨光初起,村口的石板路还泛着露水的清亮。白墙黛瓦的轮廓在雾中晕开,像砚台上未及收拢的墨迹。忽听得山那边传来一串鸡鸣,惊起溪畔的白鹭掠过水面,打碎了映着油菜花的“琉璃镜″。在晨风撩拨起飘浮的雾幔中,让我看到了错落有致的白墙青瓦,房屋四周绿树掩映,溪水清澈,雾气缭绕,如同仙境一般。这让我想起了城市里拥挤的楼房,嘶鸣的汽笛,嘈杂的噪音……与眼前这幅恬静而真实的画风相比,真的令人无限留恋这乡村晨曲的美景。
风,一次又一次撩起飘荡的晨雾。在去江岭的路上,满山遍野的油菜花,金灿灿盛开,远远望去一片金黄,就像在地上铺了一层黄澄澄的金子,又好像哪位画家不小心把藤黄颜料泼洒在了田野里。在耀眼迷人的花海里,一个人正扶着犁耙,赶着一头牛在沁人心脾的花海间缓慢移动,这是一幅充满迷幻的田园诗画,更像一阙美得令人陶醉的江南晨曲,让人心旷神怡。难怪东晋著名隐士陶渊明要隐居村野,躬耕田园,过着与世无争、悠闲自得的乡野生活。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篁岭的梯田上,整个世界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层层叠叠的梯田顺着山势蜿蜒而下,宛如大地的琴键,奏响了一曲自然的交响乐。远处的云雾在山间游走,时而掩住山腰,时而露出几片青翠的茶园,仿佛一位羞涩的少女,轻轻掀开面纱,又迅速躲藏。
走在篁岭的古道上,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发亮,两旁的老屋静静地伫立,斑驳的墙面上爬满了藤蔓。偶尔有几只早起的鸟儿从头顶掠过,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这里的时光仿佛被拉得很长,长到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长到可以忘记尘世的喧嚣。
晨光洒在李坑的小溪上,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溪水清澈见底,几尾小鱼在水中嬉戏,偶尔激起一圈圈涟漪。两岸的柳树低垂着枝条,轻轻拂过水面,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李坑的村落依水而建,一座座小桥连接着两岸的人家。桥下的石阶上,几位村妇正在浣洗衣物,笑声随着流水飘荡。巷子里,老茶馆的门口摆着几张竹椅,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品着茶,聊着天,悠闲自在。这里的时光仿佛被水洗过,清澈而宁静,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美好。
溪流绕过半座村庄,将倒悬的马头墙与茶树影揉成流动的青绿长卷。油菜花在风中摇曳成一片金黄的汪洋,顺着山势流淌,直漫到天边的云脚。青瓦白墙的村落浮在金黄绸缎上,像极了砚台边沿未干的墨迹。老茶树的枝头钻出新茶芽,清新的气息混着油菜花香,竟比老俵自酿的糯米酒更醉人。茶篓掠过芽尖的声音从晓雾里浮上来,采茶女的蓝布衫时隐时现,她们的手指在云雾中翻飞,恍如抚弄素琴。
婺源之美,在于其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不论是沉醉于花海,还是迷失在古村落的石板路上,都能找到心灵的栖息地。一次婺源行,足以让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