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老者
文/风吹那蓝
一脸的须发皆白
一根瘦瘦的竹竿
一袭垂地的蓑衣
一只空空如也的鱼篓
心中无鱼
只有一派蓊郁的江山
一年过去了
一个时代过去了
我屏住呼吸,怕
吹皱了这一泓幽静
扰了这苍翠欲滴的靛青山水
惊了忘我的老者和鱼的窃窃
春山古寺
文/风吹那蓝
雨后新笋,一茬一茬,大大咧咧地破土而出。一旁寂静的千年寺院,仿佛又低矮了一截。
崖壁上错节盘根的古藤间,啁啾着一阵破壳出窝的鸟鸣。流光在潺潺涧水里流逝,风中荡漾着几分烟火气息,是隔墙飘来的斋饭味儿。
山门里,一脸稚气的小沙弥,着一身不合体的僧袍,正埋头摆弄手机。几只小乌龟在寺前的放生池里,悠悠然翻晒着阳光。
禅房很寂静,法象很庄严。
不便太过打扰,讨了一杯清水,小心翼翼地带下山。白云不徐不疾,似佛陀一路袖手相送。回望间,隐隐约约的钟磬之音,已悄然敲春......
关于词句里的对仗
文/风吹那蓝
词里的对仗句,从二字句到七字句都可以。在各词牌中,对仗句的安排,分别有固定的、一般的和自由的,比较灵活而多变化,与律诗的对仗完全不同。
律诗的对仗,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四、六三个字不能同声相对,也就是说,这三个字一定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词呢,却不一定,仄对仄平对平的同声相对,是允许的。
在律诗的对仗里,通常要尽量地避免同字相对,甚至于要避免同一字见于出句和对句之间。而词句的对仗里,不但不避免同字相对,而且有时候还好似有意是用同字相对。
在律诗里,韵脚绝对不可能与韵脚相对仗,因为律诗的韵脚,都是用在逢双句的句末(首句入韵的除外),所以不宜、也不可能使用对仗。但在词里,韵脚不一定是在逢双句的句末,对嘛,所以便有了对仗的可能。
我上面讲的三个词的对仗特点,律诗是没有的,古风虽然可以同声相对,同字相对,韵脚和韵脚相对,但古风上下两句对仗与否,完全可以自由安排。而词,则在词牌中规定用对仗的上下两句,就必须使用对仗,或一般使用对仗。
不知道这么讲,友们看明白了吗,我已经尽量通俗地解释了。
【作者简介】网名:风吹那蓝,海峡都市日报编辑,闲时喜爱古诗词。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立即删除。18304439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