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升,前央视主持人、制片人,前香港卫视副台长,现为山西传媒学院白燕升戏曲研究传媒中心创始人、教授,山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邢台学院艺术学部部长,被誉为中国电视戏曲代言人、“传播中华瑰宝的杰出使者”。
《我站在锣鼓点上看人间》
作者:白燕升
播讲:宏麒麟
我少年时,在冀中平原的月光下练过云手
手指尖划过的风里
裹着河北梆子的高亢
十岁那年
县剧团的副团长要带我去县城帮子团少年班
父母的一声叹息
比台上的喝彩声更沉
胳膊扭不过大腿
从此只能好好学习上大学
这是父母未尽的梦
但爱戏之心未死
大学四年
我把图书馆的日光灯当追光
在西厢记的批注里
藏起水袖翻飞的念想
钢筋水泥困不住骨子里的锣鼓点
当命运把电视台的话筒递来时
我分明听见箱底那件戏服在说
看吧,燕赵大地褶皱里长出的孩子
终归要替人间传唱千年心事
有人笑我守着老掉牙的程式甩发
卧鱼儿鹞子翻身
可他们哪里看得出甩发
甩的是伍子胥
一夜白头的千古冤
卧鱼卧的是杨贵妃
霓裳羽衣的盛唐梦
如今满世界都在下载导航软件
呵呵,我却捧着《窦娥冤》的剧本
在想6月飞雪
早把人间迷途标记得分明
何须卫星定位
30多年镜头前拆解戏文
拆出血肉里深埋的密码
年轻人追着元宇宙跑
我偏要把程婴救孤的忠义编成数据流
短视频掐着七秒爆点
我偏要让牡丹亭的
400年前的情愫
慢慢炖成30分钟的念白
那些说戏曲过时的
可曾见时装周T 台上飘着靠旗的流苏
可曾听电子乐里藏着单皮鼓的魂
梆子戏
就是最古老的摇滚
科技导航教人抄近道
戏曲却让人学会绕路走
你看林冲夜奔那踉跄的台步
风雪里跌跌撞撞的轨迹
不比导航软件里的直线
更有人的温度吗
李少春扮演的林冲幻影般的腾挪
是艺人在三九寒天里
用冻裂的脚掌丈量出来的分寸
我们总在追逐新潮的算法
却忘了最精妙的程序
早就写在长生殿的工尺(she)谱里
我常对团队里年轻的编导讲
慢板里藏着快时代的解药
当你们焦虑的刷新缓存时
老戏骨正用一炷香的时间走完10万8千里
这才是中国人的时空观
越来越理解46年前父母画的休止符
原来是为了让梆子腔在更广阔的天地开嗓
几十年爱戏传播戏
我做到了
那些在直播间点赞《钟馗嫁妹》的年轻人
不会知道他们刷屏的666
恰似旧时戏台下的叫好声
穿透了百年烟云
这个时代总急着换戏台
我倒愿意做个守旧的检场人
在疾风暴雨的剧情转换里
稳稳的摆好一桌二椅
任他虚拟现实锣鼓喧天
我自守着那方丈传统
等某个被算法搅乱心神的现代人忽然驻足
原来治愈当代焦虑的药引
早被关汉卿写在泛黄的宣纸上
被一代代戏曲人用血肉捂得滚烫
这时代太快
快得让人看不清自己的脸谱
这时代太实用
实用得让人找不到美
找不到真心
传统并未死去
他只是等着被重新看见、重新吟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