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卫国 许丽仪报道)
3月23日,广州雕塑公园热闹非凡,一场名为“英雄花开英雄城”的非遗公益集市在此活力开场。踏入公园,喷池前一字排开的摊位映入眼帘,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在春日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瞬间吸引了往来游客的目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了这次活动。参加今天非遗项目传承的老师有余其泽-玉雕, 张骏文-公仔纸,梁玉雄-玉雕,蔡玉珍-广绣,汤燕霞 —剪纸,杨慧莉-漆扇,徐丽红—手鞠,梁雪芬–绳编等。
非遗文化进社区。他们的摊位开在雕塑公园门内大喷池前一字排开,琳琅满目。在传统手工艺展览中,精美的榄雕和玉雕、栩栩如生的广彩、古朴的漆扇技艺、引人注目的公仔纸等作品让人们领略到了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和无穷创造力,为 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的作品得以被更多人欣赏和认可,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好评。
剪纸艺人汤燕霞老师指尖灵动,剪刀在彩纸间游走,纸屑簌簌落下,不一会儿,一幅精美的花卉剪纸便呈现在眼前,引得周围观众阵阵惊叹。一旁,漆扇摊位上,杨慧莉老师正专注地描绘扇面,古朴的漆扇经她妙笔点缀,花鸟鱼虫跃然其上,扇动间,似有清风拂面,满是古韵。
广绣摊位前更是人头攒动,海珠区广绣非遗传承人蔡玉真老师的绣品令人称绝。丝线在她手中穿梭,细腻的针法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她的《丰收》《红棉赞》入选公益广告,作品还被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此时,她正耐心地向观众讲解广绣技巧,不少人忍不住上手尝试,体验传统刺绣的魅力。
另一边,手鞠球爱好者徐丽红老师的摊位也备受关注。小巧玲珑的手鞠球,表面刺绣精致复杂,承载着千年蹴鞠文化的演变,让人们在把玩间,感受到传统手工艺术的独特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省工艺美术大师梁玉雄的玉雕作品则尽显匠心。他1982年进入广州市大新象牙厂,师从李海培技师习学象牙层球雕刻技木。又师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玉雕)传承人刘鉅华大师习学玉石雕刻技术,自幼钻研雕刻技艺,象牙雕、榄核雕、玉雕等样样精通。其作品多次斩获大奖,其中玉雕作品《喜报平安》,他采用缅甸天然翡翠,工艺运用了象牙工艺雕刻和结合翡翠以光体素为主体的工艺雕刻而成,你品荣获精工金奖。
摊位上,那些精美的玉雕摆件温润细腻,每一处线条、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岁月沉淀的故事。
海珠区民协的非遗项目传承摊位热闹非常,摊主们热情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与游客互动交流。整个集市充满了欢声笑语,非遗的魅力在这春日的公园中尽情绽放,为人们带来一场难忘的文化盛宴 ,也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夕阳西斜日,雕塑公园树木葱葱,到处是雕塑家的高大力作,传承红色印记。而海珠区民协的非遗项目传承,更像是闪亮的明珠,为公园增添了不少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