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公圩韵》健在作者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老师:展信安!
八载耕耘,一朝成册。《大公圩韵》诗集从零散的稿件到如今初具雏形的书稿,离不开您的支持与厚爱。作为编者,我怀着感恩之心,踏访大公圩的角角落落,遍寻散落民间的诗作,将您的心血之作精心整理,只为呈现一部无愧于风流国乡土文化的诗歌集。现将稿件审核相关事宜说明如下,烦请您拨冗审阅:
一、稿件遴选说明
考虑到诗集篇幅限制,每位作者拟入选古诗 1 至 10 首(特殊情况可单独沟通)。所选作品需紧扣大公圩主题,体裁限于五言、七言、杂言古诗(含古风与格律诗)及民歌。其中,古风包容转韵,格律诗每首接受一次孤平、三仄尾或邻韵现象。
二、审核与调整流程
请您仔细核对初选诗稿(见附一):
确认作品为原创;
审阅编者对字、词的调整,如有异议请及时反馈;
若需删除某篇作品,请明确告知(恕不增补其他稿件)。
诚邀您赐稿1—2首与《七十初度》相关的和诗(参考附二)。
若您无异议,请回复 “同意入选”;若截止前未回复,将视为默认同意。
三、权益与说明
诗集编印资金由我个人承担,入书作者不支付费用,亦无稿酬,但每位作者将获赠样书一本。
编著者享有诗集的出版使用权。为保证整体质量,编者可能会对稿件进行适当调整,望见谅。
四、时间节点
请您务必于2025 年 6 月 1 日前完成自审稿件及赐和诗的反馈。全书预计今年年底定稿,力争明年付梓。
作为编者,我深知每一首诗都是您心血的结晶。期待与您共同完成这部诗集的最终打磨,让大公圩的诗意通过我们的努力永驻人间。再次感谢您的支持,愿您笔耕不辍,生活顺遂!
独立编著者:蔡典明
联系电话:13965380001
微信号:cdm13965380001
2025 年 3 月 31 日
附一:《大公圩韵》初选诗稿自审稿
略
附二:《七十初度》征和(诗)
七十初度
蔡典明
一
七旬忽至念悠悠,往昔流光若梦浮。
曾赴田畴传薄艺,亦临庠序育英俦。
政途助力感天赐,名誉加身谢地酬。
幸有园乡圩韵伴,三书化作墨香留。
二
岁月长歌杖国行,诗心永伴踏新程。
桑榆未改松筠节,春雨秋风韵自生。
注:蔡典明,男,当涂大公圩人。1978年参加工作,当过农村中学教师、社队农技员、乡镇干部,任过乌溪镇农技站站长、镇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镇农业办公室主任、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还是当涂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当涂县科学技术协会委员,芜湖高效农业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村科学理事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委会会员。在《杂交水稻》《耕作与栽培》《安徽农业科学》《安徽农学通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受到省、市、县级表彰30余次,其中2004年荣获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人事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全省农村优秀人才”称号;2006年被当涂县人民政府授予首届“劳动模范”。蔡氏《儒林门第》理事会副理事长,《蔡氏诗词书画家园》副主编,2025年参与完成《崇学堂·蔡氏宗谱》的编辑出版。中华诗词学会、安徽省诗词学会、安徽太白楼诗词学会会员,曾任马鞍山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当涂县诗词(及老干部诗词楹联)协会理事,大公圩诗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吟坛学步诗词选集》《江东诗韵微刊》和大公圩诗会会刊《吟坛学步》执行主编。已编辑出版《田园新韵》《乌溪乡韵》和《大公圩韵》等多部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