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宫·小梁州〕龙南十里城墙望古今(通韵)
文/刘红
蟠龙渥水镇八荒,堞垒凝霜。城门锁钥护明堂,苔痕涨,青板见沧桑。(幺)谯楼箭垛旌旗荡,汇三江、挽月澄沧。商贾街,观德巷,垣碑新葺,千载沐祥光。
踏莎行·与诗友龙南一日游
文/刘红
玉洞寻幽,栗园览古。城墙十里金晖镀。西门九巷古风存,相偕漫叙春蹊路。
诗佐琼浆,情融佳句。清欢尽在言谈处。归时满袖墨香浓,一城风雨同君赋。
与诗友玉虚洞寻幽
依王阳明《回军龙南道中短述》其三诗韵
文/刘红
共赴玉虚兴致佳,相携览胜忘疲骸。
洞前松影迎仙客,岩下云湖绕藓阶。
石髓凝钟悬皎乳,藤精吐月络丹崖。
与君觅句幽深处,诗韵同题寄古斋。
王阳明原玉
《回军龙南道中短述》其三
洞府人寰此最佳,当年空自费青鞋。
麾幢旖旎悬仙杖,台殿高低接纬阶。
天巧固应非斧凿,化工无乃太安排。
欲将点瑟携童冠,就揽春云结小斋。
与信丰诗友同游龙南下荳行古城墙
文/王益平(龙南)
午后相邀访古墙,信丰诗友意飞扬。
连云黛瓦灰尘净,映日青砖块垒苍。
远望葱茏添秀色,近流潋滟闪波光。
同游胜景情难尽,韵满龙南逸兴长。

千山春色动
文/王益平(龙南)
千山春色动如诗,翠影岚光入画时。
岭上桃花燃烈焰,溪边嫩柳钓清池。
风摇暖树莺声脆,雨润芳原草叶滋。
欲揽韶容心底驻,且吟雅韵寄情痴。

春归故里
文/唐文凯
日丽仙岩笑靥舒,渥江柳影碧如初。
阳明故地阁高耸,煮酒乡愁探玉虚。
回乡偶书
文/唐文凯
客雁他乡居数载,再回故里尘踪改。
杨坊村舍闹穰穰,围屋楼前呼凯凯。
文社友朋逛古街,儒生贤士聚诗海。
桃江一去不东流,知命天年更出彩。

洞府人寰此最佳
--参观龙南市阳明心谷景区有感
文/唐文凯
玉石仙岩洞醉天,兀峰高阁渥江连。
龙居宝地儒风盛,悟道知行赞圣贤。

龙南玉虚洞探幽
文/唐文凯
寒洞碧光透,崖雕挂壁秀。
乳钟泉欲流,高阁耸岩岫。

游龙南市阳明心谷有感
文/林世音
斯人已逝四百年,山中无贼立跟前。
玉虚壁刻洞天中,神仙穴居岩地间。
知行合一心学事,良知蠲免恶欲念。
理学空洞少灼见,今人实干赛圣贤。


武陵春·龙南采风
文/谢满英
闻说龙南风景美,偕友去春游。
玉石仙岩洞静幽。临阁暖风柔。
桃江岸边城墙固,水里众鱼悠。
古巷深深围屋稠。厚谊挚情留。

【中吕·醉太平】乙巳仲春游龙南县城古巷
文/谢满英
深深小巷,藓砌城墙。青砖黛瓦古楼房。清幽净爽。门前翁媪歌欢唱,院中紫燕飞梁上,街边桂树吐芬芳。春光静享。


龙南阳明阁咏怀
文/刘会胜
欲谒名贤岂怕艰,高楼壮丽立仙山。
黛丝白发相帮协,黄雀红蜓亦助攀。
缈缈缥缥称玉宇,熙熙攘攘是人寰。
良知本与身心俱,何必寻求俗世间。

玉虚洞今昔
文/刘会胜
洞府重访忆逝川,阳春四十五年前。
中庭冷落沙泥覆,曲径荒芜蓬草湮。
天道未寒儒子意,人寰再谱良知篇。
圣贤应喜琼宫美,胜境赢来心学宣。

登阳明阁
文/王焕发
阁连霄汉道非孤,围坐群山似听书。
独立原贪迟日丽,微吟却爱惠风舒。
台阶常满寻灵迹,云路偏多叹世嘘。
身在仙居无所虑,徘徊石径忘归庐!
乙已仲春偕信丰、龙南吟友游龙南太史第
文/王焕发
破败曾经证韡华,翰林府第竞豪奢。
匾留暮色生凉气,草慰行人著嫩芽。
一代风流成记忆,千年功过任叹嗟。
挥毫题写闲章句,且就春冰煮绿茶。
注:明、清两代翰林被称作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