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2日,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基地、东莞(凤岗)诗歌创作基地、仁化县诗词协会的作家、诗人应仁化县城口镇厚坑村委会邀请,前往厚坑村进行红色文化采风活动,揭开了一段尘封的英勇历史。
1931 年 2 月 6 日,邓小平、李明瑞率领的红七军一部坚定地向着厚坑村挺进。此前,我党在厚坑彭屋祠堂设立的秘密交通站已派出交通员接应,成功避开敌人在董塘的拦截关卡。夜幕降临,厚坑村成为红七军暂时的宿营地,其中一个连驻扎寨下警戒董塘方向的尾追敌人,另一个连在后岭安营并修筑战壕监视仁化和汝城方向来敌,指挥部设在彭屋祝火良外公彭含和家中。强渡武水负伤的一名重伤员也被彭含和妥善安置。
然而,国民党仁化当局得知红七军进军消息后,仁化县长何炯璋亲自率领县警队等 100 多人枪扑向厚坑村。2 月 7 日佛晓,敌军逼近牛仔岭,红七军早已严阵以待,一场伏击战就此打响。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给予敌人迎头痛击,敌人阵脚大乱,丢下二十多具尸体后撤退至高沙一带观望。
红七军趁此间隙迅速渡过锦江,晌午时分,担任阻击任务的一连也撤离战场。敌军黄昏时才派人窥探,发现红七军已无踪影,只能无力地打几声空枪。
在厚坑村的日子里,红军与当地百姓结下深厚情谊,百姓为红军提供帮助,红军宣传革命思想。
时光流转,如今的厚坑村已繁荣发展,但红七军的英勇事迹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祝火良向人们讲述这段历史时,眼中仍闪烁着敬佩与自豪的光芒,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
据悉,参加采风的作家、诗人纷纷表示,将会以此次采风为契机,创作出一批接地气的文学作品,为厚坑村的文旅发展加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