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这个温暖而又充满希望的初春时节,昆明创新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昆明侨联口腔医院院长黄春明的一则短信,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不仅吹暖了“老蜜蜂群”(这个群有教育界、文学界、医学界、演讲界、管理界的人士)这个智慧的聚集地,更吹进了每一位群友的心田。
“教育不是改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从而影响别人。”黄春明的这番话,简洁而深刻,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正能量对负能量的影响,高能量体对低能量体的辐射,高频波对低频波的引领,无一不体现着教育的力量与智慧。言传、身教、境教、心教、意念教育,这些教育的形式,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灵魂。
云南大学的金子强教授,这位云南演讲界的四大名嘴之一,对黄春明的见解给予了高度评价:“至理之言!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自己从而濡染别人。”他强调,教育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慧根”,这无疑是“内因论”的生动体现。教育的过程,既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影响他人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而当代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孟子教育研究院院长孟国泰先生,更是将教育的焦点聚焦于“自育”。他认为,无论是改变还是影响,根本都在于个体的自我教育。没有自育作为基础,再强大的外在教育也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孟国泰先生的这一观点,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教育之门,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核心与本质。
黄春明在吸收了各位老师的智慧之后,不禁感慨:“金言开慧,孟语醒神,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自我教育”上来。这一认识,不仅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刻反思。
著名少儿文学作家、演讲家辛勤老师的话,更是如同一剂强心针,为教育者注入了无限的动力。他强调,教育有个不可逾越的规律,叫内化性规律。任何教育,都必须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才能发挥作用。这一规律长期被忽视、被漠视、被鄙视,结果导致教育越来越难以进行。辛勤老师的这一观点,无疑是对当前教育现状的深刻剖析,也是对教育未来的深切期待。“孟国泰先生的可贵之处正在这里。他尊重个体,内化个体,人人都是小老师,所到之处就欣欣向荣。可惜很多人不懂!”辛勤接着叹息道。
在这场智慧的碰撞中,孟国泰与黄春明的深度对话,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他们不仅探讨了教育理念与自我成长的关系,还涉及了婚配教育与内在驱动、自我教育与终身学习等话题。孟国泰提出的“人人都是小老师”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师生界限,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传播;而他提出的“三标课堂”理念,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成长路径。
黄春明则将“口才”教育与“口腔”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教育体验。他认为,通过结合口腔健康和口才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沟通他人,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无疑为教育的未来开辟了新的道路。
展望未来,孟国泰和黄春明计划将“口才与口腔教育”推广到大中小学中,让更多的师生受益。他们相信,通过合作与共享,可以实现共同成长和进步,为教育事业和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一愿景如同春天的花朵般绚烂而美好,让人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在这场智慧的盛宴中,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与智慧、看到了教育者的热情与执着、看到了教育的未来与希望。正如黄春明所说:“青春不打烊,归来正少年。”与智者交流,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无限可能;与智者同行,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作者:青力、阿鹰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