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999年8月底,在去云天化中学指导“创新管理”的路途中,辛勤(左,时年60岁)与孟国泰(右,时年37岁)读“天地万物”。图2,2024年2月底,辛勤(左,时年85岁)与孟国泰(右,时年62岁)畅谈“从个体出发新教育”。
在昆明这座美丽的城市,有一位备受尊敬的年青老人,他的名字叫做辛勤,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少儿文学作家和演讲家。他的一生,宛如一部厚重的书籍,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文学的挚爱、对教育的坚守以及对孩子们深切的关怀。
辛老师今年86岁,但他却说:“我还很年轻,今年才86岁。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自己身上试一试,因为自爱,因此自育;因为自育,因此自励,看看自己的生命潜能到底能够开发到什么时候。教了一辈子书,现在老老实实在教自己。起码我发现,我的智力在80余岁上,又出现了一个高潮期”。
一、文学之路:从青涩到成熟
年轻时的辛勤,身姿挺拔,面容清癯,眼神中闪烁着灵动与执着的光芒。他常常漫步在昆明的街头巷尾、田野山间,寻找创作的灵感。他的居所,书籍和手稿堆积如山,最耀眼的就是他著作的30余部书籍。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他便开始与文学进行心灵的对话,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编织出一篇篇动人的故事。
辛勤的文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处女作是在一张简陋的书桌上完成的,那时的他,虽默默无闻,但心中却怀揣着不灭的文学梦想。他将生活的点滴、对孩子们的了解融入文字之中,创作出了一篇篇充满童趣与智慧的佳作。他的文字,宛如山间清澈的溪流,自然纯净,叮咚作响,富有生命力。面对创作的艰辛,他从未退缩,总是坚定地告诉自己:“为了孩子们,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作品开始在各大少儿文学杂志上发表,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与赞誉。
二、演讲:传递知识与爱
随着辛勤在文学界的声名鹊起,他开始受邀到各地进行演讲。站在讲台上,他激情四溢,充满活力。他的演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融。他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优雅的动作,将文学的魅力展现得栩栩如生。
在一次演讲中,辛勤深情地讲述了创作《一块奶酪》的故事。他声情并茂地朗读着,眼神中流露出温柔与憧憬。当读到主角们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情节时,他的声音微微颤抖,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梦想的童年时光。台下的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也被他真挚的情感所打动。演讲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围拢上来,争着与他合影留念。辛勤微笑着满足了每一个请求,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已经用文学的火种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
三、老年壮心:游学与采风
如今,辛勤已经迈入了耄耋之年,但他的心依旧年轻。他依然坚守在教育的前沿阵地,带领昆明的小朋友们走南闯北,走出国门,游学四方,领略大自然的壮丽与文化的多样。
2025年1月底,辛勤带领一群孩子在泰北采风,身着宽松的夹克和舒适的长裤,脚踏结实的旅游鞋,虽然头发已经斑白,但精神矍铄,风采不减当年。他走在孩子中间,微笑着向孩子们介绍着泰北的历史与文化。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让孩子们感到既亲切又敬佩。在参观鸦片博物馆时,他看到了一株美丽的鸦片,眼中瞬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像一个孩子一样,激动地讲述着鸦片背后的故事,手势生动,表情丰富,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被他的热情所感染,对丰富多彩的植物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在泰北采风期间,辛勤写道:听说泰国有上万个寺院,我们这三天走了蓝庙、白庙、双龙寺。它们的建筑都超凡脱俗,宏大伟丽。从布局到细节,近乎完美。走进这些地方,我满怀敬畏,只是不拜菩萨。我知道自己做不到菩萨要求做到的那一些,就不哄菩萨,也不哄自己。白庙有一个地方,是额外收费的,它象征着从地狱走向天堂。我不相信人能从地狱走进天堂,所以,没有脱鞋进天堂,而是从天堂旁边绕开走了。我以为,人从地狱走进天堂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人要做成一件事,当事不那么顺时,几乎都在地狱里拼搏。做成了,快乐幸福,跟进天堂没有区别。因此,人是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有从地狱走进天堂的精神准备和能力准备。准备不足,干脆从旁边绕过,做一个凡夫俗子,不亦乐乎。正如他的忘年交孟国泰写的《何必歌》:“何必阿弥陀佛,只要雍容大度,自己就是活佛;何必三叩九拜,只要慈悲在怀,自己就是如来;何必隔断尘缘,只要生活灵便,自己就是神仙。”
四、辛勤与孟国泰的相互激励
在辛勤的教育征途中,有一位重要的伙伴——就是他的忘年交、当代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孟国泰。他们相识于一次教育研讨会,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孟国泰身材高大,面容和蔼,眼神中透露出智慧与深邃。他是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教育家,提出了许多前沿的教育理念。
辛勤与孟国泰志同道合,都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想法。有一次,他们就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辛勤提出了通过文学创作激发孩子们想象力的观点,而孟国泰则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自己的成功案例。他们的讨论热烈而友好,彼此都从对方身上汲取了宝贵的智慧与力量。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更是相互鼓励与支持。当辛勤在创作上陷入困境时,孟国泰会用自己的教育视角为他打开新的思路;而当孟国泰在教育改革中遭遇阻力时,辛勤则用自己的文学感染力为他坚定信念。他们的友谊成为了教育界的一段佳话,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五、教育的诗篇
辛勤的一生,如同一首优美的诗篇,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与对孩子们的深情关怀。他用自己的文字、演讲和行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他与孟国泰的深厚友谊更是成为了教育界的典范,他们相互扶持、携手前行,在教育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辛勤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多大,只要心中有爱、有梦想,就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教育的诗篇,激励着每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追求梦想、实现价值。他的一生,是对孟国泰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教育梦想的执着追求。愿我们都能像辛勤一样,用爱与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主人翁简介
辛勤,今年86岁,著名少儿文学作家,著名演讲家,当代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孟国泰先生的忘年交。已经出版著作30余部。其作品《一块奶酪》入选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在60岁时,荣获过首届“红河杯”全国演讲大赛特等奖!
作者:青力、阿鹰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