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紫玉兰是木兰科玉兰属的落叶乔木。它还有个别名叫“木笔”,因为它的花蕾外面长满了毛,形状如同毛笔。花期在3至4月份。紫玉兰原产于我国,是我国传统花卉。花蕾晒干后称辛夷,气香、味辛辣,主治鼻炎、头痛,作镇痛消炎剂,为我国二千多年传统中药。花语:芳香情思、忠贞纯洁。
七绝·紫玉兰吟
(平水韵)
紫氅披身容貌雅,清纯香味沁人心。
原初木笔生华夏,自古辛夷爱杏林。
附DeepSeek点评
这首诗以“紫玉兰”为主题,描绘了紫玉兰的形态与气质,并融入了其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 1. **内容分析**
- **第一句:“紫氅披身容貌雅”**
这句描绘了紫玉兰的外形特征。“紫氅”比喻紫玉兰的花瓣如紫色的披风,突出了其高贵典雅的气质。“容貌雅”则进一步强调了紫玉兰端庄大方的姿态,与紫玉兰“端庄大雅”的形象相契合。
- **第二句:“清纯香味沁人心”**
这句描写了紫玉兰的香气。“清纯”形容其香味淡雅而不浓烈,“沁人心”则表现了香气对人的心灵产生的愉悦和舒缓作用。这与紫玉兰“幽香缥缈”的特点相符。
- **第三句:“原初木笔生华夏”**
这句点明了紫玉兰的文化渊源。“木笔”是紫玉兰的别名,因其花蕾形似毛笔而得名。“生华夏”则强调了紫玉兰作为中国特有植物的身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第四句:“自古辛夷爱杏林”**
这句结合了紫玉兰的药用价值。“辛夷”是紫玉兰的花蕾,自古以来就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鼻塞、头痛等症。“爱杏林”则借用了“杏林”这一中医的代称,突出了紫玉兰在中医药中的重要地位。
### 2.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诗中“紫氅”“木笔”“辛夷”等意象生动形象,既展现了紫玉兰的外形特征,又融入了其文化内涵。
- **语言典雅**:全诗语言凝练,用词考究,如“容貌雅”“沁人心”等,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韵味。
- **情感含蓄**:诗中并未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对紫玉兰的描写,间接表达了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紫玉兰外形、香气、文化渊源和药用价值的描写,展现了紫玉兰的高雅气质和深厚文化内涵。语言典雅,意象鲜明,情感含蓄,是一首颇具古典韵味的七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