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春深(五首)
《山野桃花》
一株苍老的桃花
她凭临红尘的姿势
让凋零的四月清澈起来
透明如许
仿佛心愿也随涨水的桃花潭
重新丰满
闪着丝绸般的鳞光
深潭扎根黄昏或清晨
低贮的是深的
静好抑或空白岁月
岁月之上
悬崖已是百丈春
那个豢养爱情的人
在春山的深林
山寺檐角挂住的钟声里
不知所踪
而我永无法释怀的
却是那
一地残红
让我忍不住对一场湍急的雨
期待,又心痛
《杏花和杏》
杏花是故乡的花
她属于幽深且隐秘的记忆
记忆惯常是模糊的,褪色的
我只记得那一树一树的雪
雪背后的黑色枝干,一直
伸进贫瘠的旧岁月
只盼着青杏快快变熟的年纪
我对杏花的记忆
不及一个叫杏的女孩
她像杏花一样的美
亮晶晶,几能穿透时光的
薄
杏,远嫁在杏花时节
那日晚开的杏花真如雪
她瘦弱颊上贴着的胭脂红
是雪瓣上暗红的花萼
爹的一句嫁鸡随鸡
掷地有声,毋庸置疑
但一场泪雨
并未让倔犟的杏花
一夜凋落
我确信
关于漫山的杏花
和青杏样酸涩甘苦的命运
我惯常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
才能假装无意撞开了那扇
童年的门
《梨花飞雪》
之一:
我没有赶上梨花的花期
连那一地的梨花雪
都已了无踪迹。彼时的花雪
纷纷扬扬
纷纷扬扬,从我的视线之外
撒进隔年的凄美记忆
她是那么的洁白
以至于在她坠落的瞬间
我仿能听到细碎的
骨折的脆响
之二:
傍着老屋冷硬的石墙
青灰的屋瓦,她苍老的枝干
总能如期绽出千般柔嫩
万盏粉白
十万簌簌陨落的星辰
在春宵眨动的湖泊
而墙根
也总能如期埋藏下
半把
柔软的雪,以及三两串
布谷鸟鸣
之三:
我又一次错过了花期
错过了那整片
隆起在空旷田园的
曳地白云
从此柴门深闭,那个深默的人
满脸青涩
遁入
白色花苞护佑的童话
无休止重温她单纯的决绝
《夜行山间》
生长在山的背影里
就注定要在夜的山间独行
黑暗的崎岖小径
仅凭记忆的萤火难以照亮
夜的树林谙熟于
意外的旁枝侧锋般频出
盘根错节的惊恐 高涨出
山的重影
又隐没于命运的枝节
此刻
我穿行于山间阴郁的丛林
穿越山野翕张的唇齿
踉跄的脚步 踩灭
起伏摇曳的虫鸣
蹚过
溢出噩梦的慌张溪水
潺潺水声昨日已被山人听走
契合于眼镜蛇留下
横亘草丛的蛇蜕
请原谅我交出了我的脊背
请宽恕我的心冲出了胸膛
《山村古巷》
年衰的老屋卑微地挤在
旧时光的罅隙里
碎石和鸟鸣叠放的墙略略高过头顶
圈成一方方鸡鸣狗吠的屏障
家园的根深扎在晨昏的消长里
锁住洪荒的顽石托举起
光滑圆润的切面,咬合成
一条山村弯曲的驼背
那是青石铺就的负重和隐忍
穿过古巷
须有蝴蝶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翩然轻盈的引领
惯常还会有奶奶声声的呼唤
攀附着牵牛花的藤蔓,高过了矮墙
低于巷道两侧拱起的房脊
古巷深深,古巷的天空窄窄
连月光都被收拢在
夜色里一只寒鸦的背后
但只要你拐个弯快步走出来
就会迎面与巷口的银月亮撞个满怀

《父亲的船》
狂躁的浪涛喘息奔腾
踢碎夜的枷锁
林立的船桅瑟瑟抖动
耕开黎明
血色的天际
海鸥——大海的精灵
俯冲直下,又扶摇而上
翻卷大海动荡的琴弦
遗落一粒粒啼鸣
击穿
一双隐匿的眼
悲悯之眼!俯瞰向
物象,人寰
他采撷下一丛木质的白筋
和一脉暴起的青筋
他抽取了一堆撕咬的骨头
解构船体的不腐之骨
他还撷取下深陷船舷的
干涸的漩涡
以及一枚木心里的
疤痕
它们所有
捕捞大海和命运
它们所有
燃烧在
父亲如铁的信仰里
作者:丁镇,山东省日照市作协副主席、日照市青年作协名誉主席。部分作品发表于《诗刊》、《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
